426章 理想

          韓主任跟楊平說:“小楊,遵從本心,不要讓私人感情影響選擇,你的任何選擇,我們都會支持你,尤其梁教授說,你去了協和,還可以兼職三博醫院的職位,所以,你不用考慮我們的感受,我們真心希望你可以去更大的平臺。”

          房間只留下梁教授和楊平,梁教授帶著黑框眼鏡,全身上下散發著學者氣質。

          “小楊,你的手術和論文我都看過,很了不起呀,我們協和是誠心誠意引進你,這件事對你個人,還是對三博醫院,都是好事,我們國家需要人才,你去協和,可以發揮更大的能力,創造更好的成績,同時可以反哺三博醫院,讓三博醫院得到更好的發展。”

          梁教授親切地說,然后又將給醫院和楊平個人的條件清晰地講述一遍。

          “我年輕時也想,無論在哪里,都是做貢獻,沒有本質的區別,可是后來就不這樣想了,有能力的人,必須在更大的平臺,更高的崗位,才能貢獻最大。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能力大者,應該主動站到更高的位置,你的意見呢?我想聽聽,無論你怎么選擇,我都能接受。”

          梁教授語重心長地說。

          楊平自己的想法在心里已經十分清晰,不去協和,不去301 ,并非故意表明自己多牛。

          也不是心血來潮的決定,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楊平有自己的理想,對自己的人生規劃十分清晰。

          協和也好,301也好,都是已經成形的醫院,一切東西都已經成熟,而三博是新醫院。

          新醫院就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想來改變,他不僅要革新醫術,還要革新醫院。

          醫院是醫術的載體,只有兩者結合,才能更好的治病救人。

          他要建立一套全新的薪酬制度,醫生拿固定的高工資,收入與工作量脫鉤,讓醫生純粹地做醫生,專心治病救人。

          建立由社會捐助的科研基金,為科研源源不斷地提供資金。

          建立一套嚴格高效的人才培養制度,博士畢業后進行三年住院醫培訓,再進行五年專科培訓,能夠真正的獨當一面,不用論資排輩等著晉職稱。

          他要建立一個高效的實驗室,讓富有想象力的人,在這里自由自在的研究人體的奧妙,這些科研人員可以謝絕一切應酬,整天研究醫學,不用為油鹽醬醋發愁,又不用擔心論文職稱。

          所有這些在協和,在301不可能實現,只有在三博才能夠實現。

          因為三博有富有改革精神和拳拳赤子之心的夏院長,有始終如一全力支持他的韓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