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〇五 創(chuàng)新

          在講集體主義的當下,以個人名義命名的實驗室本來就惹人反感,尤其沈光林還是一個學物理的,現(xiàn)在過來指導生物的發(fā)展方向,簡直就是貽笑大方。

          不過,朱委員當面,也沒有誰主動跳出來挑刺。

          “我可以講話了是嗎?”沈光林清了清嗓子。

          “你是組長,你當然可以講啊,本來應該是你來掌控討論進度,提出討論方向,民主集中制,應該集中到你這里才對。”

          等待的就是這句話!

          沈光林終于開始說話了:

          “沒錯,我是學物理的,可能確實不該到你們生物組來參加討論,更別說制定行業(yè)發(fā)展的方向了,可是,你們生物界有人嗎?有人能夠正確的制定路線圖嗎?

          在坐的各位,有一個算一個,我不能說全部都是無能之輩,但是,隔一個算一個,絕對有不少漏網(wǎng)之魚。”

          沈光林這話可就有點嚴重了,大家聽了心里非常不舒服。

          “怎么,你們不服啊?建國到現(xiàn)在也有三十幾年了,各位有過什么貢獻嗎?有過創(chuàng)新嗎,有過突破嗎,最近幾年呢?是不是從國外期刊雜志上抄襲一點,翻譯一下,然后回來添補國內空白來了?”

          雖然這樣做的人有不少,但是,請不要說出來嘛,已經(jīng)有些人開始坐立不安了。

          “當然,在座的各位成果可能也是有一些的。

          但是,到現(xiàn)在為止,大家研究生物多少年了?上午聽人講,有的說十年,有的說二十年,二十年了,優(yōu)質高產(chǎn)的種子培育出來了嗎?一些國際上主流先進的研究理念跟上了嗎?

          這二十年你們在干什么?

          我的實驗室,以我的名字命名怎么了,我自己找的錢,為什么不能以我的名字命名?

          我的實驗室只是偶爾發(fā)了一下力,就研究出了抗蟲棉和克隆牛,我驕傲了嗎?

          在我眼里,大約只有克隆牛還算是一個科研成果,抗蟲棉可能有點用,但是在科學上也并沒有什么創(chuàng)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