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零章 美元(2)

      亡國滅種,大家能想到的不是核武器么?不是大伊萬么?

          難道,基因武器也能?

          如果換一個普通人,大家肯定站起來反對了,你說的是什么呀,這也太危言聳聽了?

          但說出這話的是沈光林,大家不信也得信了。

          人的名,樹的影。

          沈光林的赫赫聲威不是吹噓出來的,這是一個成果一個成果的廝殺出來的。

          說廝殺其實也不對,沈光林出道以來就沒有對手,他的對手只有他自己。

          迄今為止,縱覽國際科技界,沒有人說自己有資格成為沈光林的對手,能夠和他旗鼓相當。

          他真的這么說,大家也是不會承認的。

          跳梁小丑而已。

          所以,沈光林說自己要獨立的開展人類基因組計劃,就連沃森都很保守的說,歡迎他的加入,甚至言語之間都有些不自信了。

          這也是花旗國能源部還要單獨拿出一億美元押寶沈光林一樣。

          沈光林做不成的事,其他科學家估計也做不到。

          除非是個非常閉塞的人,但凡想了解一下沈某人的,都能看出他的不一樣。

          沈光林的任何一個觀點,甚至只是一個猜想,想投稿《科學》的話他們都會發表的。

          而關于沈光林的論文,一些敲門磚級別的,比如,關于納米材料的論文,引用數已經不可統計了,即使以年為單位的話,這個數字也已經超過了3千。

          這個數字,對于一些學者來講,他們一生的論文引用總數,都未必能夠超過3千。

          沈光林的論文引用數在科研界,就跟電影票房貧瘠的華夏出了個《少林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