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抉擇

          沒藏結明也看出來了。雖然他是黨項人,但這些年在妹夫的勸說下學習不輟,讀了不少書,也經常讓聘請的漢人幕僚講史,對如今朔方軍的戰略有清晰的認識。

          簡而言之,大戰略就兩個方向,入蜀還是向中原用兵?

          他是支持入蜀的。

          先易后難,先控蜀地,得其財貨,以養西北勁兵,然后再收服金商,東出潼關,攻王重盈父子,占領河中、陜虢。

          這事得勸一勸大帥!

          高仁厚在愕然之后便沒什么表情了。

          事實上攻蜀,注定與他沒什么關系,他也不會得到重回蜀地的機會,除非天下局勢已經明朗。

          靈武郡王定然是沒法親征蜀地的,甚至都無法調遣多少兵馬入蜀。

          十五萬朔方軍,八成以上要布防在關中、關北,頂多遣一將帶兩萬人左右入蜀。

          蜀中那么多諸侯,兩萬人是沒法平定的,勢必要在蜀地招降納叛、招兵買馬,且要給這位大將全權,不能有掣肘,這就給了別人自立的機會。

          人是經不起考驗的。

          “沒藏軍使、高副使,既然大帥并未明說何時移屯華州,那么這軍營還是得修。”見二人都不說話,任遇吉突然笑了起來,道:“而且還得修得很好。聽聞大帥在與長安幾位相公們談鹽利的事情,或想在河中鹽利上動腦筋。此為河中府之大進項,若談成了,王重盈或要惱羞成怒。”

          沒藏結明笑了。一年幾十萬緡的買***一個大鎮的收入都多,得罪王重盈又如何?

          “當然要修。蒲津關三城皆在河中手里,若其遣兵來攻,我輩措手不及,豈不誤了大事?”沒藏結明說道:“高將軍,你覺得呢?”

          “此事軍使做主即可,某想看看義從軍的兒郎們。”

          高仁厚沿著隊列一步步走過去。

          全軍八千人的目光幾乎都盯在他身上,但他毫無所覺,泰然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