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背叛階級的個人
無獨有偶,在另外一個村子內(nèi),招兵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出身此村的魏州衙兵金二郎還在大聲散布謠言:“羅弘信本為步軍小校,因緣際會當上了節(jié)度使。但這人太過吃里扒外,每年都給朱全忠奉上大筆財貨,這次又勾結(jié)夏人,保他那個不成器的兒子上位。邵賊苛暴,需索無度,六州再富,怕也滿足不了邵賊胃口。今李將軍屯于博州,兵眾數(shù)萬,三軍咸以為能,推之為帥。我等殺進魏州,與衙兵里應外合,斬了羅氏父子,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爾等跟著前去,也能名列軍籍,從此喝酒吃肉,斷無憂也。”
你別說,這番煽動還是有效果的。前來投軍者絡繹不絕,很多人自帶器械,大聲鼓噪,群情激奮。
從七月二十到二十五日,短短五天時間內(nèi)募兵萬余,紛紛開往州城集結(jié)。
而此時的李公佺,也在對軍將、官員們做著最后的動員。
“魏博六州,歷代藩府,軍門父子,姻族相連,未嘗遠出河門,離親去族。一旦遷于外郡,生不如死。”李公佺大聲說道:“軍府有消息傳來,羅弘信乞求邵樹德表其子紹威為節(jié)度使,這般低聲下氣,邵賊豈是好相與的?私下里不知道許了什么條件呢。”
“何全泰,你父為貴鄉(xiāng)令,叔父為豹子軍隊正,令郎為衙兵,你為聊城尉。你捫心自問,愿不愿意官位被不知道哪里來的州學學生所奪,兒孫在外征戰(zhàn)多年,死在哪里都不知道?”
“趙供,你家三代人都在幕府供職,雖說是個驅(qū)使小吏,可到底養(yǎng)出了你。你好好想想,若無幕府發(fā)下的錢糧,你可有本事練就這一身武藝,縱馬殺敵?邵賊可是要削藩的,你一家生計都斷了。”
“張燧,令兄歿于戰(zhàn)陣后,是幕府發(fā)撫恤養(yǎng)活了他嗷嗷待哺的兩個孩子。邵賊覬覦魏博錢糧,若為其所并,錢糧盡數(shù)收走,你侄兒可還活得下去?”
李公佺對著圍攏在身邊的將佐,不厭其煩地做著思想工作。
“魏博之事,輪不到外人來插手。艱難以來,藩府自辟僚屬,自募軍士,好處都落在六州四十三縣。爾等不是為我而戰(zhàn),也是為你等子孫后代而戰(zhàn),速速隨我至魏州,不得遲疑。”李公佺說道。
“遵命。”眾人士氣高漲,大聲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