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四章 連擊
此時已快到五更時分,黃河北岸的兩萬騎兵開始率先登船,騎兵們牽著戰馬一個接一個上了船只,他們的任務也非常緊張,要連續渡河兩次,第一次要渡過兩萬騎兵,這兩萬騎兵將直接殺向洛陽城,如果能直接殺進城內,當然最好,如果殺不進城內,也可以殺奔新安縣,截斷新安縣一萬守軍的退路。
這就是楊再興的最佳方案,這個方案的最大特點就是快,但對進攻士兵的要求也非常高,必須環環相扣,一環失敗就得不到最好的戰果。
率領兩萬騎兵的主將正是李慕清,另一名統制大將是李復興,他將率兩萬軍隊攻打虎牢關,最后由呼延雷率一萬軍扼守偃師和孟津關。
“不知對面的情況怎么樣,有沒有奪取孟津關?”大將李復興沉聲問道。
李慕清望著黑沉沉的對岸,緩緩道:“于洪武應該可以,連殿下都對他有信心,我們更應該相信他。”
“其實拿下孟津關我也認為問題不大,關鍵是烽燧,我們應該做好最壞打算。”
李慕清笑了起來,“不過就是少殲滅一萬人而已,關鍵是你,奪取虎牢關,截斷金兵的西援之道,這才是此戰的重點。”
“我也相信自己能成功!”
這時,一名士兵跑來稟報:“啟稟統制,兩萬騎兵已全部上船。”
李慕清點點頭,對李復興笑道:“那我就先走一步!”
“祝將軍馬到成功!”
李慕清帶著十幾名親兵催馬上了第一艘大船,船只收起船板,十幾名船夫搖動大型船櫓,船只開始緩緩向對岸駛去。
........
指揮使劉真率領五十名士兵已經到了山頂,山頂上怪石嶙峋,長滿了雜草和荊棘,烽燧就在百步外,清晰可見,前面卻沒有路了,是一條兩丈寬,十幾丈深的溝壑,溝壑上原本有一塊很寬的長木板,可以直接充當小橋,但被守烽燧的士兵抽到對面去了,每隔三天過來送一次補給,他們才會把木板推過來,也算是最后一道防御。
而山頂上找不到一棵樹,所以需要從山下攜帶木板或者梯子上來,但中途要攀爬懸崖,談何容易。
負責帶路的降卒已經事先告訴了他們,但五十名西軍士兵并沒有把這個困難放在心上。
這個小困難確實難不倒西軍士兵,為首指揮使劉真令道:“用鉤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