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去法國搖人
到了2002年的時候,整個法國只剩下最后三所煤礦還在運營,而在2004年的4月份,法國最后一所煤礦也被關停。
與此同時法國大力發展核能,當煤礦關停的時候,法國八成以上的電力,都是由核能供應。
而且這些核能發電不光是法國自己用,還賣給德國等周邊國家。
與之相比天天高喊環保的德國,在減煤方面還真不如法國。
德國給煤礦工人的福利,不像是法國這么的大方,因此關閉煤礦的阻力也會大很多,直到2018年,德國才關閉最后一所煤礦,比法國晚了整整十四年。
當時的法國有著世界上最好的煤炭工程師,卻關閉了所有的煤礦,這些煤炭工程師瞬間都成了失業人員。
而且這些人想要再就業,也不太容易。
法國本土的煤礦都關了,肯定沒有煤礦工程師的生存空間,法國周邊的國家,也都在逐步的淘汰煤炭,轉為使用核能和天然氣。
東歐國家諸如波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等國,倒是有煤炭產業,但那些地方也不缺煤礦工程師。
這些國家經濟雖然不發達,但都有蘇聯留下來的重工業底子,挖煤的技術水平并不算差。
所以法國這些被淘汰的煤礦工程師,除了轉行之外,就只有領失業救濟金這一條路。
對于李衛東而言,這當然那是一個抄底的好機會。
雖然法國工程師的薪水會比較高,但這筆錢肯定花的是物有所值的。
法國這種傳統的工業大國,沒有錯過任何一次工業革命,他們花費二百年時間建立的人才培養體系,所培養出來的工程師,水平肯定不會比中國的煤礦工程師遜色,甚至還會更勝一籌。
而且這些工程師還都是有十幾二十年的工作經驗的,引進到中國,就可以直接上崗工作。
李衛東也算是趕上好時候了,若是換做幾年前,即便是給錢,這些法國工程師都未必愿意去中國。
以法國人的性格,哪怕是薪水略少一些,也更愿意在法國本土工作。
若是玩幾年的話,等這些法國煤礦工程師年紀大了,都退休了,也不會愿意離開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