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主角叫許七安的小說 > 第兩百四十二章 他在笑(求訂閱)

      第兩百四十二章 他在笑(求訂閱)

          殿內諸公再次議論起來,交頭接耳。

          袁雄說的話有沒有道理?

          有的。

          此次出征是為牽制靖國,逼其退兵,魏淵只要打殘炎國,圍城,再打殘來救援的康國,靖國還能不撤兵?

          魏淵已經做到的,兵臨炎國國都,接下來圍點打援就成。

          或者,直接奇襲靖國國都不是更好嗎。

          可他偏偏選擇攻打靖山城,最后與巫神教總壇同歸于盡,這固然開歷史之先河,但同樣葬送了軍隊。

          那一萬八千殘部,大半是從炎國撤回來的,靖山城一役中幸存的將士,不足五千。

          要說魏淵沒有貪功冒進的想法,在場諸公不信。

          見火候差不多了,兵部尚書秦元道出列,沉聲道:

          “陛下,臣覺得,袁御史所言極是。魏淵的貪功冒進,不但葬送了八萬大軍,甚至還惹來巫神教的報復。若非許七安當時恰好在襄州玉陽關,恐怕此時,襄州已經化作廢土,百姓慘遭屠戮報復,重演四十年前的慘狀。”

          這..魏黨眾官員臉色微變。

          秦元道竟用這件事來攻訐魏公,而這確實屬實,叫人無法反駁。

          一旦玉陽關淪陷,襄州百姓遭遇報復屠殺,那么魏公的所作所為,再無半點功勞可言。

          王首輔皺了皺眉,心里升起一股怪異之感,這次炎康兩國聯軍攻打玉陽關,簡直就是再為陛下扼殺魏淵的功勞做鋪墊。

          僅僅是為了一個身后名,不至于,背后必然還有隱情。或者,扼殺魏淵的功績只是目的之一王首輔心里一沉,出列道:

          “實不相瞞,我已見過許七安,他告訴臣,之所以前去玉陽關,是受了魏淵之托。魏淵知道巫神教必定報復,因此留了后手。”

          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