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中流砥柱

          王樸也覺得孫延希罪不至死,不過他很明白官家的脾氣,官家說到底是個脾氣易怒弒殺的人,只是因為他心中有抱負,所以會極力控制自己。

          但若他的火氣發出來了,再去觸霉頭就是自尋死路,所以他也只能保持沉默。

          這種情況下多數時候只有皇后符氏說話能有作用,道理也很簡單,北面的李筠、符彥卿等人,官家必須依仗他們。

          符彥卿還好,對朝廷比較恭敬,所以官家也會給他們符家面子,給符皇后面子。

          可那李筠已經多此頂撞朝廷了,甚至囚禁了官家派去的監軍使!官家只能忍著,為了把兵力都投入南方戰場。

          所以北面忍辱負重,換來南方的全力用兵,結果還戰事不順,也怪不得官家會發怒。

          官家其實是擔負著巨大壓力的,如果忍讓換來的機會還拿不下淮南,那北面那些節度邊將說不定會更加跋扈,更加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好在史從云領任招討使之后,淮南戰局瞬間扭轉,短短四個月之內在整個淮南打了一場及其漂亮的大戰,扭轉乾坤。

          外人不知道王樸卻是知道,當史從云擊敗南唐十萬大軍,兵入大江,迫降南唐的消息傳到大梁沒多久之后,北方各鎮將領紛紛寫來祝賀的奏表。

          連之前向來對朝廷不恭敬,還囚禁過官家監軍使的李筠也趕緊派人送來賀表,還語氣恭敬,用詞謙卑,官家看后難得開懷大笑。

          可見官家忍耐太久了。

          王樸和官家心里都有數,這就是道理,忠孝仁義這些東西很多時候是靠不住的,李筠當初也是仙君忠臣良將,仙君郭威對他信任有加,才會給他那么大的權勢,獨鎮六州。

          結果等他兵多將廣,實力大增之后自然而然就飛揚跋扈起來。

          到史從云在威震淮南,朝廷十幾萬大軍騰出手來時,他馬上就老實了,又變成恭恭敬敬的大周“忠臣”。

          王撲這些年來見過太多這樣的事了。

          心里也在感慨,史從云真是國之棟梁,中流砥柱!如果不是他如此快速扭轉戰局,北面的許多人還要跋扈,官家還要咬牙隱忍。

          棋下到一半,官家逐漸不是他的對手,便放棄了在棋盤上用心思,抬頭笑問他:“文伯,你覺得史從云是個怎么樣的人。

          魏仁浦說他是忠臣良將,韓信在世;范質說他色令志昏,道德敗壞。”

          王樸沒有落子,抬起的手收回來,回答道:“他們以各自的立場和喜好來看待史從云,自然說法不一樣。

          若站在周國這邊,臣以為史從云是我的大周棟梁之才,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