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蜀中后蜀

          只是等到政敵被掃除,國家安定下來之后,他很快沉溺于享樂之中,再無當年的英明和雄心。

          宮中,議事大殿外的回廊上,宰相李昊,知樞密院事王昭遠正與蜀國皇帝孟昶說話。

          孟昶其實心亂如麻,當初蜀國與周國之戰結束后,他寫了份信給周國的皇帝,因放不下面子,幾番掙扎之后書信中任然自稱大蜀國皇帝,周國皇帝直接沒給他回信。

          他當時就緊張起來,嚇得天天不安,不過后來也就忘了。

          可等到今年年底,東面傳來消息,周國大將史從云,當初打他們蜀國那個年輕人,被任命為招討使,盡占唐國淮南十四州,殲滅南唐大軍幾十萬,兵臨唐國金陵城,逼迫南唐皇帝李璟自去帝號,割地求和,還搶走南唐國一個皇子的王妃。

          消息傳到蜀國,再喝東面的邊地官員證實之后,孟昶當時就嚇得好幾天魂不守舍,吃不下飯。

          又想起他當初自稱大蜀皇帝的書信,接連讓宰相李昊幫忙起草書信寫給大梁的周國國君,表示愿意自去帝號,用大周的年號,而且自稱國主,再不敢說什么皇帝。

          可大梁方面依舊沒給回信,這讓他越發不安。

          連找來他當下最信任的兩個大臣商量,一個是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李昊,一個是知樞密院事王昭遠。

          李昊是關中人,被劉知俊俘虜,跟隨他投奔前蜀政權。后在前蜀歷任導江縣令、中書舍人等職。

          前蜀滅亡之后,隨前蜀皇帝王衍前往洛陽,仕于后唐政權,之后又隨三川制置使趙季良前往西川任職,輔佐孟知祥建立后蜀,又接著輔佐幼主孟昶,見識多,資歷老。

          王昭遠則更是孟昶親信。

          王昭遠原本是蜀中人,起初是個小和尚,被先皇選中,成為孟昶的伴讀,兩人自小一起長大,而且王昭遠熟讀兵書,加上身在蜀中,所以每自比諸葛孔明,有大志向,想干一番大事業,是孟昶最信任的人。

          關于周朝事,李昊看法比較悲觀,“陛下,恕老臣直言,若大梁真舉國之兵而來,陛必定兇多吉少。

          當初史從云不過率五千之中已經差點兵入漢中了,那時候他們還有后顧之憂,大梁十萬禁軍不敢西進,要防備南邊的唐國。

          如今后患已解除,如果不小心惹怒大梁,再讓那史從云領兵十萬進攻咱們,就像今年對付唐國那樣,我們只怕........很難抗衡。”

          說到這,他猶豫一下,隨即道:“陛下,老臣有些話不知道但說不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