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大康有希望了

      公告寫的很詳細,有意者可以去吏部衙門報名,那里已經(jīng)有了應征處。

      此公告出,立即引起無數(shù)熱議,很多人恨自己不是舉人。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為什么讀書高?

      就是因為讀書能做官。

      而現(xiàn)在不限出身,不限資歷,舉人就能夠做官,這條件已經(jīng)是頗為寬厚,更何況剛頒布的元武吏制中,已經(jīng)將官員的待遇大大提高,這簡直就是千載難逢之機!

      誰都沒有想到,新朝初建,沒有迎來恩科大考,卻迎來場大招!

      這公告不止是在上京,同時也快馬加鞭傳至周邊各地。

      舉人也是讀書人,他們也因為關寧即位前的些舉措而心有抵制,而今全部消退!

      讀書就是為了走仕途,為了做官,而今能有這樣的機會怎么能錯過。

      什么書生意氣,什么亂碼七糟的都拋在了腦后。

      以前罵的有多狠,現(xiàn)在就有多感恩,因為關寧給了他們出路,讓他們辛苦付出不至于白費,而有個結(jié)果

      梁明志是上京郊縣人,住在皇城腳下,但并不是有錢人,家庭反而還相當貧窮,他父母都是佃農(nóng)。

      什么是佃農(nóng)呢?

      就是租種地主土地的農(nóng)民,他們家本來是有地的,但被人侵占,無力反抗更無力奪回,反而還要租自己的地種,實在是太諷刺了。

      忙碌年,交完租費已經(jīng)所剩無幾,再繳納了各種徭役賦稅反而還要倒貼。

      像他家這樣情況的人有很多,京城周邊,皇城腳下有的是良田,可都被那些富家貴族侵占。

      不種吧沒有吃的,種了更沒有吃的,日子過得天不如天,根本就沒有個盼頭。

      就是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下,梁明志考上了舉人。

      父母真的是用血汗來供養(yǎng),家人都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負擔他讀書學習。

      都說窮文富武,可對于窮苦人家來說,讀書學習也是很奢侈的事情。

      父親就想讓他讀書做官,然后把自家的地要回來,這是老人家輩子的愿望。

      他不負眾望,考上了舉人,成了舉人老爺,然后他去要地了,結(jié)果很離譜。

      不但沒有要回自己的地,反而還被打了頓,他可是舉人了啊。

      結(jié)果對方句輕飄飄的話,舉人就很了不起嗎?藲夿尛裞網(wǎng)

      顯然他這個舉人老爺根本無法跟那些貴族老爺們對抗。

      他完全放棄了,就算考中了又能怎么樣?

      想要出仕做官,還是要成為這些勛戚們的附庸,更何況他都做不了。

      他已經(jīng)三十七了,又能再堅持多久?

      世道就是這樣,他又能怎么樣呢?

      而今,希望來了!

      他看著這份公告,驚喜到了極點,他要去應征,他要去做官,他要讓自己受到的苦難,不再有他人經(jīng)受。

      他要施展自己的抱負。

      梁明志拿著告示,回家報喜。

      父母知道后,定會很高興,終于能出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