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報紙

      首輔薛懷仁,次輔盧照齡,戶部尚書薛慶,吏部尚書盧照齡,禮部尚書松永年,刑部尚書張政等中樞要員都來了。..

      他們并不是來勸諫關寧收手的,因為沒人勸得動,也知道誰都不可能改變陛下的想法。

      他們前來只是想商談該怎么在這等情況下能做出些挽回。

      幾人相視,誰都不敢第個說話。

      最終還是薛懷仁開口道:“陛下,錦衣衛還在抓人,其余地方上也在抓人。”

      “風聲鶴唳,人心動蕩,對您的聲名有很大影響。”

      薛懷仁還是敢說。

      “誠然,您這樣做也無可厚非,這些人迂腐守舊,他們出發點也不是為民,而是為個人利益,但這樣會給別人不好的想法,很容易讓民眾們誤解。”

      “您做的切都是為了民,可實際上百姓卻不理解,反而還會聽信雜言,以為您真是他們說的那樣,重武輕文,要斷絕讀書人的種子。”

      “我們也是這樣的想法。”

      盧照齡開口道:“現在推行各項改革,朝廷新成立多個司署,地方上也有官員短缺,此等輿論之下,朝廷怕難以緩解用人壓力。”

      他說的很委婉。

      實際上的意思是擔心無人可用。

      這種情況并非沒有發生過。

      前朝曾有位皇帝推行類似的改革,導致大規模罷考,最終不得不妥協,而虎頭蛇尾的終止改革。

      作為吏部尚書,掌全國官職,現在就已經感覺到了壓力。

      以前是人多無處安放,現在是很多職位空缺無人可用。

      關鍵是要求提高了。

      你總不能把個大老粗放到稅務總署讓他去算計,肯定是做不了。

      “薛大人所言極是。”

      禮部尚書松永年也附和道:“現在造成的影響不太好,我們還應該想辦法挽回才是。”

      “就像薛大人說的那樣,至少不能讓民眾誤解您。”

      這幾位老臣確實是忠心耿耿,屬實也是操碎了心。

      陛下殺了人,他們要考慮怎么收尾。

      就像張文謙那樣。

      在朝堂上打殺了不說,又去其府門口殺了通。

      這讓很多老臣們都有不好的想法,這樣下去真的會導致沒人敢諫言。

      那樣就真的好么?

      “若是錦衣衛那邊有查出了結果,可否跟我們禮部通氣,臣可張貼出公告,派人解讀。”

      松永年開口道:“可讓百姓不被他人引導,能明白圣意。”

      眾人點頭。

      這是個不錯的辦法。

      新朝建立以來,推行了諸多新政,當時就用此方法宣講,對這套他們倒是很熟悉。

      “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