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5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至于后來為何地又回到他的名下,這緣由關寧也知曉。

      兩三月前,楊俊才在密倉府征收夏稅,他們把地歸還原籍,是為了逃稅!

      這跟新朝的稅收制度有關。

      收稅并非定額,而是依據所有田產畝數依比例而定,也就是說,田產越多,繳納的稅也越多。

      而對于少地貧窮者還免除了繳稅!

      富人多繳,窮人少繳或者不繳。

      這就是新式稅法的準則,也是關寧仁政的體現。

      新朝建立以來,打過幾次打仗,除了第一次跟梁國大戰,打的國家一窮二白之外,在那之后,關寧深知百姓疾苦,幾番施以仁政,基本沒給老百姓增加負擔。

      大寧發展迅速,是他用戰爭所得,是他用錢砸出來的,只有付出,沒有回饋,可還未跟老百姓索取過……

      然而,正是這些仁政卻讓他人鉆了空子。

      關寧聽之也忍不住動怒。

      他曾費盡力氣推行了官紳一體納糧,為此不惜在南方大造殺戮,這些年總算是有所改變。

      可現在因為他的仁政,讓“特權”落到了貧苦百姓身上,于是目標也轉移到了貧苦百姓這里……

      為明年推行農莊法做準備,關寧下旨清查丈量全國土地,到現在已有幾個州府出了結果,關寧看過,實情似乎并沒有那么糟糕。

      有不少老百姓是有地的。

      現在看來這只是表象。

      他們的地只是那些鄉紳為了逃稅避稅掛靠而來,就像以前把地放在童生秀才名下一樣。

      他們依舊貧窮,還是沒有脫離佃農的身份,反而負擔更重,除了租金外,還要納稅。

      常言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現在聽來并不虛假。

      楊俊才從震驚中回神,今天算是漲了見識。

      也讓他憤怒至極。

      他以為自己夏稅征收是完美的完成了,最終還驚動了錦衣衛,現在看來,實收跟實存還相差甚遠……

      楊俊才又看向其他人問道:“你們也是這樣嗎?”

      “不是。”

      有一個老農應道:“我本來就沒地,是富佬強給我的……富佬是我們那的大戶,大家都這樣叫他。”

      果然是這樣。

      把地掛到貧農名下,為的就是避稅。

      這些人真的是黑透了!

      “里長怎么就能把你的地搶著,你就沒報過官嗎?”

      楊俊才又轉到了第一個老漢身上。

      “里長能找來衙差,還能找來縣太爺,我們敢不聽嗎?”

      老漢開口道:“聽說想要做里長都要給縣里的老爺們拜禮。”

      “這個我知道。”

      另有一老農附和道:“拜禮四五十兩,少則二三十兩,你不給錢,咋能做了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