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章 權貴造反,多多益善
什么年頭了竟然還敢造反。陛下春秋鼎盛,國家安定,河清海晏。
前朝多有百姓造反,新朝建立后未發生過一起。
原因為何?
陛下對百姓太好了。
至于前朝遺貴造反,這也是頭一起。
還私鑄銀幣更改年號,實在是傻到了極點。
黃震開了先河,在他們看來,這是給陛下送來了枕頭。
恐怕陛下不會覺得麻煩,反而還會欣喜……
這些年下來,朝臣們逐漸了解了陛下的秉性。
怕是巴不得這樣的事情多多益善。
關寧可不管他人想法。
他顯得痛心疾首。
“捫心自問,朕也算是仁義之君了,前朝世襲爵位,朕都給保留了下來,可有人還不知足!”
“到底是要朕如何做,才能交到你們的心?”
這話問的很多人都低下了頭,不是因為羞愧,而是實在不知該作何表情。
您都把這些前朝遺貴當成豬養了。
要吃肉了,就去割幾刀。
這樣的事例還少嗎?
怕是已經數不勝數了。
軟刀子割肉不見血,就是慢慢消磨。
不對,應該是折磨。
能交了心才是有鬼。
關寧表演了一番,便點到為止了,其實都心知肚明。
不服?
不服你也只能忍著。看書喇
輕飄飄的揭過,關寧干咳了一聲又問道:“諸位愛卿可有事啟奏?”
“啟奏陛下,臣御史鄭修有本。”
“講!”
鄭修躬聲如儀:“啟奏陛下,而今西北吠州,潼州數地五月至七月不雨,民之饑殍者不可勝記,數千里間,草木皆盡,或牛馬毛蟠幟皆盡,其害尤慘過于水旱也,西北大旱,牽動大寧朝堂上下,還請陛下撥付錢糧賑災,以安民生!”
這一稟奏,讓關寧皺起了眉頭。
天災難免,水澇天旱時有發生,真正風調雨順只是一種奢求。
而古代抗災害能力很弱,一有發生就是大事。
西北本就是干旱之所,多有旱災頻發。
因而關寧令戶部提早留出預存,每年到固定月份都有撥付。
現在聽之,似乎今年旱災比往年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