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華娛之流量天王小說 > 264.原來黃博是個取名廢

      264.原來黃博是個取名廢

          袁華頓時有些笑不出來,不過一上來就叫苦叫累也不太好,索性就直接轉移話題:

          “不過你真是我見過最不要臉的人,我還沒見過把自己拍的電影叫《一出好戲》的,趕明兒我寫本書也要叫《一本好書》!”

          黃博笑著罵道:“滾犢子吧你!說真的,這部電影的名字困擾了我好久,不瞞你說我真是個取名廢。

          一開始還準備叫《砰的一聲》《大富翁》《小島狂想曲》或者《烏托邦有限公司》,后來我們討論把這些名字全都斃了,然后才定下來叫《一出好戲》。”

          “哦,原來還有這么一段故事呢,不過這些名字也太俗太Low了!

          如果非要在這幾個名字里面選的話,那看起來還是《一出好戲》更順眼一些!”

          “是吧,看來咱們英雄所見略同!”

          這么看來,黃博確實是個取名廢,主角團隊的名字之所以這么敷衍,并非是他沒有用心。相反,他籌備這部電影那是相當走心的!

          據說《一出好戲》的故事靈感來自于04年的美劇《迷失》,其實黃博從10年就開始有這個故事的初稿了,然后三易其稿逐漸修繕——

          最終在16年正式報批立項,然后又準備了一年時間,17年4月正式開機,預期拍四個月左右,再花一年做后期,然后18年暑假上映。

          八年時間籌備了一個有可能是“費力不討好”的題材,這其實并不聰明。

          他完全可以像徐爭或者王保強一樣拍一部常規喜劇,憑他如今超高的國民度和票房號召力,轉型的導演處女座當然會讓觀眾極其期待。只要正常發揮無功無過,票房這一塊兒絕不會差。

          不敢打包票說一定能夠像《泰囧》一樣拿個年冠,但起碼也不可能比《大鬧天竺》票房更低。

          和那些以圈錢為目的急速轉型,糊弄觀眾的同行相比,《一出好戲》起碼讓我們看到了黃博的訴求和對觀眾負責的態度。

          你可以說這部電影不好看,但你不能說它拍得不真誠。

          公正的說,《一出好戲》雖然不是雅俗共賞的經典之作,但絕對算是可圈可點的誠意之作。負責,創新,認真,且言而有物。

          對袁華來說,他雖然不認可這種想法,也不準備效仿。他轉型導演的第一部作品,肯定不會搞這種什么探討人性,思想性大于藝術性的電影。

          新手就直接去挑戰終極BOSS,那不是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