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想啥來啥
其實青河運輸公司也是這個樣子,領導班子并沒有意識到即將到來的競爭,也不屑于進行改革,當大量個體運輸業者出現的時候,最終只能在競爭中被淘汰。
在整套工業體系當中,化工行業的門檻還是相對較高的,所以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國營化工廠還沒有受到私營企業的沖擊,競爭壓力也會比較少。
諸如服裝業、制鞋業那些低門檻的行業,大量個體戶的出現,已經壓得國營企業抬不起頭來了。
等到九十年代,很多個體戶積攢了足夠多的本錢,開始進入到一些高門檻的行業,化工行業自然也成了私營企業的競技場。
在環保要求不嚴格的年代,國內各種小化工廠橫行,像是青河化工二廠這種國企,抱著傳統的國企思維,不進行產業升級,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必然會敗給小化工廠。
青河化工二廠的未來如何暗淡,不是李衛東所關心的,然而韓國浩這副霸道的態度,卻打破了李衛東的計劃。
李衛東本想來一個借雞生蛋,把配方交給化工二廠,能夠得到新型柔軟劑的同時,也可以賺上一筆,但現在看來,這個計劃是破產了。
“難不成我還得從頭再建個化工廠?這可耽誤時間了,化工設備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買到現貨的,像是反應釜,都是先下了訂單,廠家才生產,再加上安裝時間,最快也得一個多月的時間才能搞定,這樣的話就來不及參加下一屆廣交會了!
要不然的話,就得找其他的合作方,不過青河市的其他化工廠,規模都太小了,如果是跟那些小化工廠合作的話,就必須得換個條件,我得占股才行。小化工廠可未必肯答應??!”
跟化工二廠這種大廠合作,李衛東可以只要利潤分成,因為化工二廠生產規模大,而且有著龐大的銷售渠道,能賣出比較多的柔軟劑,即便是只拿兩成的利潤分成,也能賺不少錢。
但是跟小化工廠合作的話,只要利潤分成可就賺不到錢了。小化工廠生產規模太小,也缺乏銷售渠道,一個月賣不了幾十噸柔軟劑,這利潤也就少了,拿利潤分成不劃算,必須得那股份分紅才行。
持股比只拿銷售分成困難多了。可好端端的,誰愿意把自己廠的股份分給別人?
李衛東皺著眉頭,走出了化工二廠的大門。
化工二廠的大門口,一個五十多歲的黑臉漢子正在向內張望,這人上身穿著肥大的短袖襯衫,腰上插著一根旱煙桿,下身是一條深藍色褲子,腳上一雙塑料拖鞋,上面還沾滿了泥濘,一看就是個農民。
“這人有些眼熟?。 崩钚l東多打量了對方兩眼。
老農民也在打量李衛東,幾秒后,他仿佛鼓起勇氣,上前問道:“你是李春紅的弟弟么?”
李春紅是李衛東的大姐。
這老農民提到李春紅,李衛東馬上想起了對方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