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分大餅!
而且據我所掌握的信息,不光是沒錢給你們,你們還得掏錢。像是引進新的技術,總歸得采購新設備吧,除此之外還有人員方面的培訓,市場方面的的拓展,也都是要花錢的。”
“我倒是不怕花錢,就怕花了錢也分不到這塊大餅。”李衛東開口說道。
“有憂患意識是好的。”何大伯繼續開口說道:“與其他企業相比,你的富康工程有兩點不同,首先你們不是國有企業,而是股份制企業,這可以算做是一種優勢,也可以看成是一種劣勢。”
“劣勢我明白,國家幫扶企業,肯定是優先照顧國企的,我們這民營企業,歷來都是往后站。至于您說的優勢,我就不太明白了。”李衛東開口說。
“優勢嘛,說起來也很簡單,真因為你們不是國有企業,所以在經營策略方面,會比國企更加的機動靈活。要知道國家對于經濟改革方面的探索,可不僅限于國企的改革,還有民營經濟的發展,你們富康工程,會成為一個很好的研究對象,畢竟國內的農機企業中,還沒有你們這種規模的民營企業。”
何大伯說著,表情變得鄭重了幾分,接著道:“不過也正如你所說,國家的幫扶,肯定優先照顧國有企業,你們民營企業想要獲得幫扶,要比國有企業做的更好才行!哪怕你只是跟國企做的一樣好,幫扶的是會優先幫扶國有企業的。”
“大伯,這個你放心。現在大部分的國有企業,還沒有適應市場經濟的規則,這方面,我肯定是做的更好的。”李衛東自信滿滿的說道。
這倒不是李衛東吹牛,九十年代的國有企業,都是從計劃經濟時代過來的,他們對于市場經濟的適應能力,的確不如民營企業。
未來等國有企業進行過幾次改革后,他們才慢慢的學會了市場經濟下的生存法則。
何大伯則接著說道;“你們的另一個弱項,就是產品。你們富康工程的核心產品,是輕型的農用運輸車輛吧?”
李衛東點了點頭:“主要是農用三輪車和五輪車,另外也會改裝成環衛車,以及拉客的三蹦子。”
“但這并不是傳統的農用機械!”何大伯微微一笑,接著說道;“據我了解,無論是美國的農機體系、歐洲的農機體系,還是日本的農機體系,都沒有這種農用三輪車!”
“大伯說的是,農用三輪車,實際上是針對中國市場,專門研發產品。發達國家的話用的都是小貨車,咱們國家窮,農民買不起小貨車,用便宜的三輪車更合適。”李衛東開口解釋道。
“你說的這些情況,我都了解,但問題是,農機研究部門,以前并沒有做類似于農用三輪車的研究。如果你想從農機研究部門獲得技術支持的話,在農用三輪車方面,肯定是沒有技術支持的,你們就需要做新的產品。”
何大伯話音頓了頓,接著說道;“重新做一種新產品的話,不光是資金的投入會非常巨大,而且對于技術、生產和銷售,也都是一種考驗,國家也不希望重復投資,浪費資源。
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比如聯合收割機,如果國家想要選擇一家農機企業,向他們提供先進的聯合收割機技術,你覺得會選擇你們富康工程,還是會選擇一家現在就生產聯合收割機的企業?
選擇你們富康工程,需要重新傳授生產技術,重新搭建生產新,重新培訓技術工人;而選擇一家現在就生產聯合收割機的企業,只需要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一些升級和改進,你覺得哪個更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