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
日本的人力成本那么的高,按照這個數量接單的話,久保田肯定是要虧本的,所以久保田便想了一招,將訂單轉給大洋機械集團。
由久保田負責提供發動機等核心零部件,大洋機械集團負責生產,這樣可以大大的降低生產成本,從而完成一萬臺的供貨數量。
在當時,同一種規格的農機,中國產品的價格大概只有日本產品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而且五十億泰銖的巨額訂單,生產規模比較大,也可以再壓低一些成本。
所以這筆訂單,久保田依舊能夠維持不錯的利潤,而且還能占據泰國的市場,大洋集團也有得賺。
然而那些農業專家并不知道合同細節,他們按照久保田農機的正常報價計算,所以得出了五十億泰銖只能買4000臺農機的結論。
……
農業協會的會議室中,納坤將農機采購合同拿給了各府的農民代表。
“不是4000臺,而是一萬臺?”一名農民代表滿是質疑的問。
“當然,這是合同,白紙黑字寫著呢!不信你看啊!”納坤指了指合同,接著說道:”我們有一萬臺農機分給大家,所以大家也不用急著嘛,不如先回家。至于農機分配的事情,還是等農機來了再說吧。”
“有一萬臺的話,我們素攀府怎么也得分到3000臺吧!”一名農民代表馬上說道。
“我們素林府也得要3000臺!”旁邊的農民代表也發聲道
“我們呵叻府的土地面積比你們素攀府和素林府都要大,那我們就要4000臺吧!”第三個農民代表開口說。
“一共就一萬臺農機,你們三個府就分走了,那我們其他人怎么辦?”第四人開口說道。
第五個人馬上道:“一萬臺農機,平均下來的話,一個府也就是200臺,你們張口就是三四千,真當我們是透明的么?”
“我們呵叻府水稻種植面積那么大,200臺農機拿夠分的?就算是村長都分不到!”
“你們呵叻府水稻種植面積大,我們巴真府水稻種植面積也不小啊!我們要求多分一些,也是正常的。”
“照你這意思,我們猜納府這種小地方,就分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