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做自己的智能手機
豪華品牌汽車的客戶群體都是比較固定的,通俗講就是有錢人就那么多,能買得起豪車的也就那么多。而放眼全世界,能夠在短時間內消化掉八千輛攬勝的,也就只有中國的拆遷戶了。
國外自然也有土地征收,也會有拆遷戶,甚至補償款也很高,但其他國家的征地補償,很難讓大量人群一夜暴富。
就比如富士康在美國威斯康星州建面板工廠時,就征用了一塊147英畝,也就是大約九百畝的土地,地主得到了700萬美金的補償款,一下子成為了富翁。
但是這個地主原本擁有九千畝的土地,也就是說他只是賣掉了十分之一的土地。人家本來就是大地主,賣掉900畝,手里還有8100畝。而征地的好處,也基本上都被這位地主給占全了,沒其他人什么事。
這一位地主,哪怕家庭成員一人兩輛,撐死才能消費幾輛豪車?
國外的土地私有制,使得土地集中在少數地主手上,征地的時候也只需要跟地主談土地賠償就可以了,土地征收只能富起來幾個人。像是那種手里有上萬畝地的地主,隨便賣十分之一,就夠建個大工廠了。
美國也沒有什么棚改工程,人家所謂的“城中村”,最終就變成了人人有槍打,人人有毒吸的貧民窟。
西歐的一些國家,以及東北亞的日本跟韓國,到是搞過一些城中村的棚改工程,只不過他們的棚改并不是中國這種徹底拆掉后重新規劃,然后建高樓和各種基礎設施。
西歐國家棚改工程主要就是對老舊建筑進行修繕和翻新。比如法國就經常搞什么房屋翻新補助,居民對自家房屋進行翻新,就可以從政府申請補助金。這點補助金肯定誕生不了百萬富翁。
再比如德國的棚改,就是找專業的清潔公司,對建筑外墻進行深度的清理,把從俾斯麥時代積攢下來的膩子都清理干凈,進行一些抗菌除臭的處理,就算完事了。靠著清理墻面也不可能誕生百萬富翁。
日本跟韓國的棚改,主要就是對老房子進行外觀修繕,以及拆除違章建筑,同樣不會大面積的拆房子蓋新房。
日本處于地震帶,不太適合建過高層的建筑,而若是房子建的太矮,開發商又沒有多少利潤,再加上當年房地產泡沫的因素,開發商對棚改自然就沒有多少興趣。日本的開發商,偶爾建一兩棟高級公寓還可以,建一整個社區,想都別想。
韓國也有大量的城中村,而且城中村內各種私搭亂建,原本一層的能加蓋到三四層,產生各種安全隱患,這點跟中國城市的城中村很像。
韓國政府也知道,應該對城中村進行改造,但是這些城中村卻拆不動。韓國特有的財閥經濟,使得政府在棚戶改造中失去了主導權。
財閥主導的棚改工程,自然不愿意多出賠償金,拆遷戶又想多要賠償金,最終誰都談不攏,那就不拆了。居民繼續住在原地,財閥在郊區找塊空地蓋樓,政府則時不時的派人去拆除一下私搭亂建,拆挖了再搭,搭完了再拆。
總的來說,外國沒有那種棚改創造出一堆富翁的好事情,那些小老外們不了解中國的國情,看到墻上大大的“拆”,會以為這是中國獨有的涂鴉文化。
所以任梅南德茲和杰威爾想破腦袋,也不明白中國憑什么突然冒出來八千個豪車客戶。但可以確定的是,他們逼迫李衛東做出賠償的打算,又一次落空了。
杰威爾可以跟上次那樣,拍怕屁股走人,換個地方接著搞工人運動。然而梅南德茲卻是本地選出來的議員,是沒法落跑,他向工人承諾過要爭取賠償,要是一分錢也要不到的話,那他的聲望必然會遭到嚴重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