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他自己不這樣覺得。 還是說回照明吧。 現在這個年代,燈的發展其實已經呈現多種多樣了,而熒光燈用作工作場合的照明是比較好的,沈光林的實驗室就有大量用到。 沈光林想到的變革就準備從這里開始。 目前,比較主流的熒光燈是26mm的T8燈管,那種16mm的T5燈管還沒有被發明出來呢。 沈光林卻不想讓這個歷史繼續了,他想打斷這個歷史進程,直接研發出LED類型的白光源。 在研究LED這個方面,沈光的實驗室還是有些積累的。 他提出這個方向已經有些時間了,只是還沒有取得突破而已。 半導體都有滲透性,沈光林投資桂西,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得到金屬鎵,二藍光半導體的發光基材則是氮化鎵。 中村修二就是依靠這個發現獲得諾貝爾獎的。 如果沈光林率先研究成功了“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管”,他得諾貝爾獎的幾率也大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