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紹宋大結局免費閱讀 > 第三十一章 來不及了

      第三十一章 來不及了

          “朕剛剛才下的旨意,不許關西將領擅自入川了。”趙玖一邊沿著城墻前行,一邊若有所思。

          “官家,靖康以來,北方盡失,中原全亂,便是東南、荊襄、嶺南也有亂黨無數,只有巴蜀獨安,轉運糧秣財貨特產不斷,如此更該珍視。”張浚跟在趙玖身后侃侃而談,閻孝忠和陳規都只能再落后數步。“而便是不論巴蜀之全,只說如今官家立足南陽,那關中、兩淮便是朝廷的兩臂,東南、巴蜀便是朝廷的兩股。而從此來說,若不能妥善握住巴蜀,則關西也不得安穩……”

          “德遠是在南陽憋悶許久,想去蜀中?”對方尚在侃侃而談,趙玖卻忽然駐足,直接回頭相對。

          “是。”張浚也本能駐足,卻是怔了一下后即刻重重頷首,然后嚴肅拱手相對。“官家,臣受官家大恩,實在是想為官家分憂。”

          趙玖一時嘆氣:“朕信你是一片赤誠,也知道這些日子讓你憋屈了不少……但德遠,你也該知道朕最擔心什么。”

          “非得旨意,臣絕不干涉關西戰事。”張浚嚴肅以對。“只是為官家安撫巴蜀,聊盡為臣之道。”

          趙玖沉默了一下,明顯有些猶豫……且說,以這位趙官家的低端歷史水平,自然是不知道他這位心腹要員歷史上的那些輝煌戰績,這一點從他一開始差點把人家當成此時的淮東守臣張伯英就可一見端倪。

          不過,出于某種偏見和本能,他對文臣喜歡干涉戰事,然后引起嚴重后果倒是格外警醒。

          然而,話還得說回來,只是沒有戰事的巴蜀,去監督財政改革,然后看住散關,再給關西和南陽輸送物資,卻也沒必要要求什么‘知兵’不‘知兵’的。

          真要認真去算,自李綱以下,不也就宗澤和陳規算是‘知兵’的奇葩種嗎?

          “官家。”張浚似乎是算準了趙官家心思,及時懇切再言。“眼下局面,巴蜀總得去人,若論知兵……宗留守知兵,但東京更重;陳兵部知兵,南陽戍衛也離不開他;至于臣,固然不知兵,但換成別人便知兵嗎?而若不以軍事為斷,臣本是蜀人,自當此任。”

          趙玖緩緩頷首。

          其實,如果不干涉軍事,那張浚何止是蜀人這一個明顯長處?

          作為他趙官家的第一心腹,還有御史中丞的資歷,通過后勤調度強化中樞對關西諸將的控制,張浚本是出色人選。

          除此之外,若以立場來說,抗金二字對于關西、巴蜀那邊來講,依然是有些模糊的,而無論如何,張浚在這件事情的立場都是超出絕大多數人的,讓他去巴蜀,最起碼能將官家的嚴肅立場傳達出去。

          實際上,這也是張浚今日聽說蜀中幾處嚴肅消息后,便即刻來面圣的最大信心來源……說到底,蜀中缺一個人,而如果要往蜀中派一個重臣,誰又比他張浚更合適呢?

          李綱、宗澤更合適,但他們的位置更重要。

          要不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