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裴謙是誰的轉世 > 第1309章 名字的選擇

      第1309章 名字的選擇

          很快,倆人通了電話。

          嚴奇把這款游戲的故事背景給講述了一番,著重提出了幾點要求。

          首先,要凸顯出亂世的悲涼感。

          其次,最好有典故,有一定的逼格和文化底蘊。

          最后,要好念好記,不能太過生僻,名字也不宜過長。

          也就是說,要用典,但不能過分拽文,既要體現出一定的文化內涵,又不能太過生僻。

          慕容鐵栓也陷入了沉思,顯然這個要求還是挺高的。

          不過畢竟是專業(yè)人士,又在給有用APP做內容的時候對相關題材進行過梳理和總結,所以他很快就有了想法。

          “我現在想到了兩個名字,你可以自己選一個。”

          “第一個名字叫做,《大道既隱》。”

          “這個典故是出自于《禮記》,講的是社會的兩種不同狀態(tài),一種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另一種是‘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

          “大道既隱,就是說當前所處的并不是理想社會,而是人各為己、自私自利、充滿矛盾和斗爭的社會,是‘在勢者去、眾以為殃’的可怕事實。”

          “在這種狀態(tài)下,人們?yōu)榱藱嗔拓敻坏臓帄Z,臣弒其君,子弒其父,兄弟相殘,叔侄相害,就像《春秋》中所記載的,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

          “當然,關于這段文章的解讀,內涵比較復雜,作為古人的思想,其實它所體現的社會觀也不是完全正確,但可以表現出你所要表達的意思。”

          “第二個名字叫做,《黍離》。”

          “這個典故是出自于《詩經》中的《王風·黍離》,是一首有感于國家興亡的詩歌。”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就是出自于《黍離》。”

          “這首詩的背景是一位遠行者經過西周鎬京,見到宗廟宮室的遺址,沒有了都市的繁盛榮華,只有一片郁茂的黍苗盡情地生長,于是‘憫周室之顛覆,彷徨不忍去’,作詩抒發(fā)自己對國家興亡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