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這數據不對

          什么制服訂單、軍大衣訂單、白大褂訂單,的確很具有誘惑性,下個月發工資的口號,也很能煽動人心,可這些東西哪有那一捆捆“大團結”香??!

          下個月發工資,終究是下個月的事情,承諾很美好,未來很有希望,可總比不過先把這個月的工資領到手。

          更何況李衛東還承諾,補齊三個月的工資。

          展望美好未來,到底是不如珍惜有錢的現在。

          楊鵬忍不住又看了看那一捆捆“大團結”。

          大團結上,農民姐姐笑的很甜美,工人哥哥笑的很燦爛,解放軍叔叔笑的很真誠,少數民族爺爺笑的很淳樸。

          然而楊鵬卻欲哭無淚……

          ……

          接下來到了投票時間。

          然而李衛東一頓砸錢的操作,卻讓投票變得毫無懸念。

          服裝廠的職工們都想盡快的領導那三個月的工資,領到選票之后,毫不猶豫的在李衛東名字后面畫上了對號。

          然而有人卻并不甘心,比如楊鵬找好的托。

          其中一位四十多歲的阿姨,姓王,王阿姨的女兒剛剛初中畢業,還沒有找到工作。

          楊鵬給王阿姨承諾,一旦自己當上廠長以后,便安排王阿姨的女兒去服裝廠上班。所以王阿姨很樂意給楊鵬當托。

          服裝廠雖然連工資都發不出來了,可好歹也是國有企業,職工是正式的國企職工,能去上班的話,總比賦閑在家強。

          那個年代還沒有國企下崗潮,在普通人的認知當中,國企是不可能倒閉的。國企工人們堅定的相信,就算是企業沒了,國家也不會不管他們的。

          如今楊鵬當不上廠長了,王阿姨女兒的工作也要告吹了,王阿姨更是覺得很不甘心。即便楊鵬自己都覺得沒有希望了,王阿姨卻仍然琢磨著幫楊鵬翻盤。

          王阿姨拿起自己那張選票,毫不猶豫的在楊鵬名字后面畫上了對號,然后她又看了看身邊的同事,發覺對方還沒有畫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