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用簡單點的話來說,就是指輿論力量的強大。語言是最鋒利的刀,殺人不見血。懂了嗎?”

      “他們都說麻麻,你貪了養(yǎng)殖場的錢,還有養(yǎng)殖場的糧食,這是不是就是眾口鑠金?”

      “對,這就是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于若曦摸了摸小石頭的頭:“人言可畏。所以,你以后要記得明辨是非,不能人云亦云。

      親耳聽到的,不一定是真的。親眼看到的,也不一定就是事實。

      要學(xué)會透過表面看事情的本質(zhì)。等你讀懂了人性,你就長大了。”

      話,誰都會說,可做起來就難了。

      接下來幾天,無論于若曦走到哪里,都有人對著她指指點點。

      好在于若曦自己是個心大的,倒是不在意這些,依然我行我素,該做什么做什么。

      尤其是她發(fā)現(xiàn)自己帶回來的那匹小馬十分好用之后,就更不在意了。

      別看這匹小馬的個頭小小,正是天性浪漫的年紀(jì),就好像一個頑皮的小孩子一樣,對什么都好奇。

      明明泥濘的道路,因為有了它,瞬間就解放了人手。

      這些天一直下雨,養(yǎng)殖場里儲藏的飼料急劇減少,不得不開始冒雨割草。

      這種時候,于若曦就特別青儲飼料了。

      可眼下技術(shù)含量不過關(guān),沒辦法做青儲飼料,不過還是采用了當(dāng)?shù)氐霓k法,直接割草后捆扎起來,準(zhǔn)備給牛羊越冬。

      草料一不夠,就只能多添加精飼料,麥麩米糠大豆什么的都可以。

      這樣一來,飼養(yǎng)成本就提高了一大截。

      所以,趁著這些天偶爾放晴的天氣上坡上割草。

      而割草時帶上牛羊馬放牧,就是再正確不過的事情。

      相比起牛羊來,小馬放牧更消耗人的精力。

      畢竟,養(yǎng)殖場眾人都學(xué)會了偷懶。

      把牛羊驅(qū)趕上山后,直接在地上打一個木樁,然后放上長繩索任由牛羊自然采食。

      等草料割好,牛羊也自己吃飽了。

      回去時,還可以借助牛運送草料。現(xiàn)在還多了一匹小馬。

      不過,短短兩天后,小馬就被于若曦牽著下了山。

      她之所以讓小馬馱東西,一個是這是小馬與生俱來的本領(lǐng),另一個,小馬的奔跑速度比牛快也比牛更能領(lǐng)悟人的話,用起來更順心。

      下了山,她直奔鮑一味暫住的林場。

      說起來,鮑一味之所以來葉家灣,就是為了纏著于若曦學(xué)習(xí)廚藝。

      可至從他在林場住下后,這段日子居然樂不思蜀,一直呆在山道邊,連養(yǎng)殖場的山上都很少來了。

      于若曦之所以找他,是她打算和鮑一味再換一些糖,再做些爆米花之類的小零食去賣。

      不料這一去就發(fā)現(xiàn),鮑一味居然搗鼓出了蘑菇。

      密不透風(fēng)的地下矗立著無數(shù)腐朽的木頭,木頭上面就是一叢一簇的蘑菇,長勢非常喜人。

      鮑一味對她的到來也很驚喜。

      蘑菇只是他閑來無事,看見守林的老漢地窖里儲存的,便幫忙照顧一二,不料卻讓于若曦誤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