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深明大義
幾人愕然的看著李慕,任何一位神通修行者,都能連續(xù)數(shù)日不眠不休,怎么可能大早上能大早上犯困?
除非他昨天晚上干了什么事情,消耗了大量的精元和法力。
問題是,李慕剛才還精神抖擻,為他們貢獻了許多絕妙的主意,怎么忽然就困了?
很顯然,他是因為推舉張春作為宗正寺丞的提議,被眾人否認,而心生不滿,消極怠工。
蕭子宇看了李慕一眼,說道:“既然李大人困了,就先回去休息吧。”
李慕站起身,說道:“對了,還有件事情,本官明日準備回北郡探親,十天半個月之內,應該是回不來了,幾位大人明日不用等我……”
劉儀愣了一下:“探親?”
李慕點了點頭,說道:“本官和娘子分開,已經(jīng)兩月有余,心中實在思念,希望幾位大人見諒。”
經(jīng)過這幾日的商談討論,幾位中書舍人十分清楚,在完善科舉制度的過程中,少了他們任何一個人都可以,但唯獨不能少了李慕。
朝廷要頒布一項如科舉這般重大的政策,往往要經(jīng)過半年,一年,甚至數(shù)年的籌備,才能確保不能出太多的差錯。
要他們在一個月內,做出一個代替書院選官的制度,不是難事,難的是這項制度,沒有漏洞和缺陷,一旦等到制度施行,才發(fā)現(xiàn)其中的不足和缺點,他們該怎么和朝廷交代?
李慕對于科舉,有著很深的見解,目前為止,科舉制度的框架,幾乎全都是他一人建立的。
如今正是最關鍵的時刻,如果李慕離開,科舉制度后續(xù)的完善,立刻就會失了方向。
劉儀忙道:“探親的事情,李大人可以等一等,眼下科舉才是頭等大事,希望李大人能夠以國事為重?!?br/>
李慕想了想,點頭道:“劉大人言之有理,是本官狹隘了,兒女私情,怎么能比得上國家大事?”
于是他重新坐下來,說道:“我們繼續(xù)吧。”
眾人松了口氣,劉儀就某個還沒有結論的問題,繼續(xù)說道:“關于三十六郡送來考生的數(shù)目,到底應該如何去定,若是三十六郡一致,對于中郡等幾個人口眾多,人才集中的大郡,不太公平,若是不一致,恐怕其他的三十余郡,又有異議,必須有一個合理的安排,才能堵得住悠悠眾口……”
對于他們指定的政策,很多時候,并不是可不可行,而是合不合理,能不能服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