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5章 都可以跨界!
聽起來似乎有一點可行性,但仔細一想似乎又不太可行。
可要說不可行吧,似乎也不是完全不可行。
差不多就相當于做手機的廠商去做電動車,說它們有共通之處吧倒是也有,但關聯性又不是那么強。
吳川猶豫了一下之后說道:“裴總,游戲的即時演算過場CG,跟動漫相比還是有明顯區別的,硬是去套恐怕效果不會很好。”
“現在我們游戲的建模倒是精度很高,跟那些耗資上億的動畫電影大片的精細度是沒法比,但比一比普通的3D動畫倒是綽綽有余了。”
“但相對而言游戲的過場CG都是一些非常片段化的內容,時間很短,也很少有大段的對白和臺詞,主要起到一個串聯游戲劇情的作用,所以實際上是一種揚長避短的狀態。”
“真要用這種方式來做動漫,似乎……也沒有這種先例。”
對于這個辦法到底能不能行得通,吳川也沒有一個很明確的想法。
從理論上來說,做是肯定能做出來的,騰達在這方面的人才積累也是有的,從游戲部門抽調一部分人手,硬是勻出來一個動漫工作室,問題倒是不大。
但比較讓人糾結的主要是細節問題。
比如,這個工作室的投入產出比如何,制作所需要的成本和它之后的營收是否成正比。
騰達的游戲可以投入巨資,那是因為游戲有足夠多的玩家支持,銷量上去了就能收回成本。
但動漫的話,不見得有多少人愿意掏錢捧場。
又比如,在制作過程中一些細節內容如何處理。
《代行者學院》是一個的相對輕松幽默的劇本,跟GOG里的英雄有直接的聯系,按照吳川本來的想法,讓國內那些3D動畫工作室來做是正合適的。
但如果要用游戲過場的方式來做,那么這些英雄人物是不是要重新建模?是不是要找動作捕捉演員來演?如果演得不好怎么辦?
自己做的話,一方面是不容易控制成本,另一方面就是在劇本改編和一些細節內容上不容易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