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順勢而為
專家重重地清了清嗓子,提高了音量:“我們必須考慮光年星艦的價格,所以我會給它S級的評價!沒錯,它太便宜了!這才是真正的戰爭利器。還有,我們也不能低估了這一戰指揮的愚蠢,開始被偷襲損失了兩艘星艦后,我看到的就是一盤散沙、各自為戰,根本沒有全盤的指揮。很有可能,光年星艦的潛力還沒有真正發揮出來。”
這時旁邊的主持人適時發問:“所以您對1光年股價的看法是……”
“當然是買入!立刻,馬上,全倉!”
回顧過去幾天,公開市場上都是類似的消息。楚君歸忽略了一件事,他不應該以比林德為標準。比林德設備在聯邦的定位接近于發燒產品,比一般的特種部隊裝備還要精良一些,屬于典型的性能好、價格更好的范疇。現在光年星艦性能只差了一籌,價格卻是比林德的幾分之一,雙方本來不在一個市場上,然而憑常識就能知道,光年星艦所在的是大規模采購的制式裝備市場,而比林德所在的是小眾高端市場,兩個市場的規模根本不在一個數量級上。
從投資的角度,那位專家說的沒錯,光年的增長潛力要高得多,現在才剛剛開始。
楚君歸感覺到有些棘手,局面已經失去了控制。看著過去的成交紀錄,投資者的熱情極度高漲,幾乎沒有把股價打下來的可能。按照他原本的計劃,現在股價應該在四五十一帶徘徊才是。
好在試驗體從來不是墨守成規的人,那他就換了個思考方向:要不要順勢而為,把股價拉上200,再一把減光?連創始大股東都逃了,還有什么理由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