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跋扈

          許景衡難得氣沮。

          “關(guān)中須有人主持,誰去關(guān)中?”趙玖停了片刻,做出了最后一絲努力。

          眾人面面相覷,然后各自舉薦人選,但隨著宇文虛中和工部尚書呂頤浩主動慷慨請纓,其余人等便也各自停止了推薦,畢竟也沒人可以跟這兩位競爭……不過,面對這兩個人選,趙官家還是有些猶豫。

          須知道,關(guān)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問題在于,這二人未必就能掌握局面。

          譬如呂頤浩,此人年齡、資歷為殿上之冠,甚至遠遠高于幾位相公,但他昔日在河北主持大局時,曾被金人俘虜,似乎證明了他在方面之任上的無能。

          再譬如,宇文虛中身上有樞相的身份,又一直處理關(guān)西事宜,看起來是最合適的人選,但趙官家與之相處日久,卻早就知道此人本身是個偏軟弱的性格。實際上,宇文虛中一直以來的堅定抗金立場和勇于任事的忠心,與其說是來自于某種使命感,倒不如說是作為當(dāng)日靖康中的對金使者,他一直有一種負罪感。

          但是,這個不行,那個不合適,又該讓誰去呢?

          一片沉寂之中,隨著楊沂中不顧禮儀自殿外而來,然后當(dāng)眾越過藍珪遞上一份札子,趙官家還是下定了決心:“宇文卿加節(jié)度使,以使相之身即日去關(guān)中宣撫陜西諸路,呂卿加樞密副使,再遣使者往東京、揚州、成都、陜州、南京、汝陽、楚州,讓各地留守、制置使、節(jié)度使各自加速小心準備,然后重申一遍他們各自專斷之權(quán)。”

          宇文虛中和呂頤浩本要應(yīng)聲,新任御史中丞胡明仲甚至準備彈劾楊沂中,但聽到后來卻是陡然醒悟,繼而滿殿無聲——很顯然,戰(zhàn)端復(fù)開了。

          但朝廷來到南陽才區(qū)區(qū)四個月不到……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