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談兵

          對此,早有準備的宋軍騎兵有目的的按照戰術動作尾隨不停,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恍惚間,一場灘頭阻擊戰,或者說原定的示威式戰斗便迅速落下了帷幕,金軍大潰。

          對此,宋軍當然不以為意,因為這是御營左軍的精銳搶先渡河為之,摧偏軍、背嵬軍這兩個御營左軍命根子一樣的軍隊都出戰了,甚至韓郡王本身也出戰了……這種千人級別的亂戰,但凡韓世忠出戰,就沒有不摧枯拉朽的。

          不勝就怪了。

          當然了,還是有人覺得難以接受的。

          比如說河中留守溫敦思忠,作為阿骨打御前行人,此人素來驕橫,對內對外都驕橫,但很顯然,他對契丹人和宋人尤其驕橫,而且這種驕橫隨著之前數年宋軍在河東城下屢次碰壁折返,顯得更加外露與明顯。

          實際上,就連金國內部,也都沒幾個把他當正常人看的……也就是看中他了的驕橫,知道此人不屑宋軍,絕不會動搖,所以安排為河中留守,并由四太子兀術親自叮囑,每次宋軍來,謹守待援。

          于是也每一次他都能看到數萬宋軍在李彥仙的指揮下有序撤離,不戰而走。

          而今日,看到足足四個猛安,二十五個謀克,放在以往,那可是能沖散宋軍十萬之眾的,結果就這般被露出爪牙的宋軍跨河吞沒,卻是當場失神。

          不是沒人想勸一勸這位河中留守,此一時彼一時……堯山的時候,一打二就打不過了,這堯山都過去五年了,不說一打一,還是一打二,這宋軍四萬,你四千……雖說對方先發騎兵咬住了自己一方,沒接應回來,怕是還要被咬住拿下虞鄉和臨晉,那確實比較坑,可難道一開始還真指望必勝不成?

          再驕橫,看著南北對峙的大局,心里也得有點譜不對?

          這個時候,更應該仔細思考一下,為什么宋軍會突然玩命?為什么韓世忠的御營左軍只是留下少許接應部隊,幾乎不管不顧的渡河?眼瞅著這是要全軍渡河的架勢啊!

          是不是哪里出了事?

          可為什么沒人告訴河中府呢?

          太原那邊沒告訴河中府是不是存了點什么心思?

          但是,這話沒人敢說。

          因為溫敦思忠是真小人,惹他不開心,真就要死人的。

          而且大家相信,此人有毛病歸有毛病,可也有才思,以他溫敦思忠的才思,這些問題一定早就想到了,甚至得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