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2章 天子授課
交通不便,通信不暢是制約政令推行的主要原因。
朝廷年初定下一個政令,可到了西北吠州已是三月之后,到北方遼州或已是四五月后,等回稟往返一年之久……朝廷的政令又變了……
政令制度不是一直適用。
而受交通限制,皇權(quán)不下鄉(xiāng),朝廷對地方統(tǒng)治力很弱,同時官員們也不去地方。
不走訪,不調(diào)研,不知民情,又怎能定出利民之策?
陛下常說,外巡外巡才能看到實情。
莫非正是因此,才得治國良策?
關(guān)寧又接著道:“其實你們還忽略了一點,南朝能在一年內(nèi)復興其實是有一個關(guān)鍵所在……那就是朕之前提到過的基層組織力!”
“基層及最底層?!?br/>
薛慶開口道:“就是農(nóng)莊法和鄉(xiāng)里制!”
“沒錯,正是這兩個制度把基層組織力建起來了?!?br/>
關(guān)寧開口道:“如此才能真正的惠民利民,爾等要擇善而從,若我朝廷政令,能直達鄉(xiāng)里,我大寧何愁不盛?”
“都起來吧?!?br/>
這時,薛慶等人才都是起身,每人拿這著個小本本正襟危坐。
“如此又回到了原先所說的兩個制約條件,一是交通,二是通信,這兩個相輔相成,交通便利,自然通信暢通,所以接下來的要務就是圍繞這兩件去辦!”
“陛下圣明!”
薛慶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