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北雄起點中文網 > 449.第449章 戰場

      449.第449章 戰場

          唐軍如果只有十萬眾,在野戰中唐軍必敗,可隨著唐軍兵力增多,無疑會給并代大軍造成越來越大的壓力。

          可等唐軍的兵力來到一定地步,兵力上的優勢帶來的好處反而便漸漸消失了,不管他們是十七八萬,還是二十多萬,對于并代大軍而言,好像都沒了什么區別。

          這種現象被將領們屢屢提出,開始的時候有點像自我安慰,說的人多了,大家卻都覺得有了道理,連李破后來都隱隱覺著,要是唐軍再多來些就好了。

          當然,這不是什么戰略戰術,只是增強了將領們戰勝對手的信心罷了。

          最重要的是選擇一處能給予敵軍痛擊的戰場,換句話說,就是決戰之地。

          這對于唐軍來說,很重要,而對并代大軍來說,尤其重要。

          因為對于并代大軍而言,一處適合騎兵突擊的戰場是致勝之關鍵。

          開始的時候,選擇的是雀鼠谷到臨汾之間。

          這顯然是一處足以讓數十萬大軍盡情廝殺一場的地方,利弊都很明顯。

          好處在于,并代大軍的騎兵擁有更為廣闊的回旋余地,甚至可以沖向敵人身后,去騷擾敵軍的糧道,在地勢上,也有居高臨下之便。

          弊端在于,那里丘陵較多,騎兵容易受困于地形,受到步軍襲擾阻擊,而唐軍擺開陣勢之后,背后肯定就是臨汾城,西邊有汾水,東邊便是太岳山沿麓。

          這對于大部分都是步軍的唐軍而言,同樣是一處很不錯的戰場,只要他們能抵擋住并代騎兵的沖擊,那么背后只有雀鼠谷一條退路的并代大軍,形勢將變得極其不利。

          而且,就算擊潰了唐軍,唐軍依舊可以退入臨汾頑抗,也就是說,唐軍的戰略回旋余地并不比并代大軍差多少。

          軍將們議了幾天,李破聽的也差不多了,這一天便拍了拍桌子問道:“我等為選決戰之處而勞心費力,唐軍軍將是否也是如此?那唐軍欲要與我決戰,他們會選在何處?”

          (月票月票,大雨滂沱,阿草被堵在了單位,只能在單位寫完的這一章,噪音很多,阿草思路很不連貫,唉,也不知今晚回不回得去,今年的天氣太恐怖了,阿草已經看了幾次海,還好阿草家住的比較高,沒被水給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