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斬大儒【求推薦票】
但是。
李玨依舊是收起刀落,他便是人頭落地。
砍了他,呂不韋也是松了一口氣。
他哼道:“酸儒誤國,雖然嫪毐之事,你未必就親自參與,但是出事之后,還敢來覲見王上,讓他下罪己詔,你那就是找死!”
隨后便是甩袖離去。
李玨腦海之中,已經(jīng)浮現(xiàn)薛安的生平。
薛安此人從小生活在孔孟之鄉(xiāng),跟隨孔圣人世孫孔捷學習儒家禮法,七歲便是已經(jīng)把【論語】倒背如流,九歲的時候,更是把四書五經(jīng)都給爛熟于心。
他的讀書天賦非常了得,對于儒家的理解也是超乎尋常,是儒家巨子孔捷的得意門生,視為接班人。
不過十六歲的薛安乃是個官迷,他覺得安安靜靜的讀書已經(jīng)無法滿足他了。平日里在孔孟之鄉(xiāng),頂著儒家巨子門徒的頭號還好使,離開孔孟,就不被承認。
他就發(fā)誓,一定要當官,而且要當大官。他就開始學習孔夫子周游列國,但是從十六歲走到三十六歲,他都沒有投靠到一個好君主。
四書五經(jīng)反而落下一些,而他的車馬技術(shù)卻反而越來越好。到了后來,他來到了大秦,本以為能夠混個一官半職,但是卻發(fā)現(xiàn)大秦不崇尚儒學,他只能隱瞞自己儒家的身份。
又經(jīng)歷了一些苦頭之后,他學乖了,自降身份去投靠了勢力龐大的嫪毐。嫪毐本身沒文化,又最喜歡賣弄文化,時常將他帶在身邊,最后遇到了機會,就要把他安插在嬴政身邊,當一顆棋子。
便是經(jīng)由太后的手,把他安插在嬴政身邊,當了中車府令。這是給王上掌管車馬的,如同后世的儀仗隊。不過只是嬴政一個人的儀仗隊。
也算是一個大官了,但是薛安的才學無法得到施展,這讓他很是不忿。便是在這期間,也不斷地與呂不韋靠近,畢竟呂不韋在編撰【春秋】,他覺得呂不韋是個愛書之人,與他相似。
他與呂不韋結(jié)交,一來二去,也就相熟了。但是薛安發(fā)現(xiàn)呂不韋也只是一個沽名釣譽之輩,就十分看不起。不過他很懂,沒有表現(xiàn)出來。但是呂不韋食客打算借書參考,編撰春秋的時候,他就不配合。
呂不韋很生氣,就漸漸地疏遠了他。而到了嫪毐造反的時候,薛安其實并未配合,甚至與嫪毐劃清界限。讓嫪毐一氣之下,殺了他全家,還表示事成之后,會清算他。
薛安很害怕,惶惶不可終日。好在嫪毐失敗了,他松了一口氣之余,卻打算借此機會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便是上書嬴政,讓嬴政下罪己詔,宣布此次事情,雖然嫪毐造反,但是牽扯到了太后,而嬴政處置此事不妥,該宣布是嬴政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