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調轉矛頭

          ........

          之后幾天,史從云一直精神緊繃著,也告訴王全斌和邵季,隨時練兵備戰,因為此時天下各處的態度還不清楚。

          到二十六日,揚州來了奏疏,淮南節度使李重進請求進宮面圣。

          當時史從云正在垂拱殿側殿和幾個宰相處理奏疏,范質看到之后頓時覺得非同小可,第一時間直接遞到他案桌前。

          史從云問了幾個宰相的意見,這里不到十個人,是整個大秦的權力核心,大家說話也沒那么遮遮掩掩。

          宰相魏仁浦直接道:“李重進乃前朝皇親貴戚,軍中頗有威望,功勞很高,臣以為不宜讓他如今,否則容易生出變亂,養虎遺患。

          往后直接找個理由,兵發揚州去之為上策?!?br/>
          “朕曾答應他保全他們一家......”史從云有些為難的說。

          “此一時彼一時?!崩罟纫惭凵駡远ā?br/>
          史從云看向范質,范質拱手:“老臣覺得魏公、李公言之有理?!?br/>
          史從云點點頭,起身思索起來。

          歷史上趙匡胤不敢讓李重進進京,老趙容下了很多人,但唯獨李重進他不敢,因為大周眾多皇親里,李重進是最有本事,最有戰功也是最有威望的那個。

          高平之戰,淮南之戰,和契丹的大戰,他都有大功,特別是打契丹人的時候,史從云在北面擊敗遼國大軍;李重進獨領一軍,在太行山口擊敗北漢大軍,是功勞最大的兩個人。

          他們兩誰要出了差錯對方都得完,李重進不擊敗北漢大軍,史從云就會被北漢抄后路;史從云不擊敗遼國大軍,李重進也會被兩面夾擊。

          從這點上來說,擊敗遼國李重進大軍至少有四成功勞,也使得他們的關系更像是戰友。

          他確實舍得不得李重進死,想他們這樣的武將,能有個靠譜的隊友是非常重要的。

          但幾個宰相說得也有道理,李重進的威望和軍功很大,不除去可能會有變數。

          不過他的威望也不是陳橋兵變時的趙匡胤可以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