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2章 變化

      不過,可沒有人傻到去囤布料,因為人們心里都清楚,一旦蒸汽紡織機普及開來,布料的價格肯定還會下跌。

      蘇程再次給長安的百姓帶來了巨大的驚喜,他們也對學院交口稱贊。

      當初沒有人看好學院,現(xiàn)在學院的口碑已經(jīng)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

      學院培育的學生不能做官又如何?他們卻能做出利國利民的大好事,遠比做官更能造福世人。

      至于專利制度的出現(xiàn),則并沒有在長安引起太大的反響,因為普通百姓不能理解這件事的意義,覺得這事和他們的關系不大。

      唯有一些工匠聽說了這事感到振奮,如果他們能改良或者發(fā)明什么機械的話,那豈不是一生富貴都有了?

      雖然他們也知道自己沒有榮國公那樣的天賦,發(fā)明或者改良什么機械難度非常的大,但是,至少他們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不是?

      而且,學院的建成,蒸汽機對世人的震動,專利制度的出現(xiàn),都意味著工匠的地位會獲得極大的提升。

      所以,在很多工匠的心中,榮國公蘇程就是神一樣的存在,無人能及。

      所有人都沉浸在蒸汽紡織機將會普及的喜悅當中,卻都忽視了專利制度所帶來的巨大影響。

      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才會漸漸的發(fā)現(xiàn),這座學院,還有蘇程設立的專利制度到底給世人帶來了多少驚喜。

      火車冒著濃煙在鐵軌上奔馳,火車里的人有的在看報,有的人在打瞌睡,有點人在閑聊,乘客們早已經(jīng)沒有以前的激動,因為火車早已經(jīng)不算是新興事物,只有小孩子才會覺得新鮮。

      中間的專屬車廂里,蘇程望著窗外時不時飛掠而過的濃煙禁不止微微嘆了口氣,工業(yè)革命的浪潮已經(jīng)滾滾而來不可阻擋,時至今日,他已經(jīng)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

      蘇長安就坐在蘇程的身邊,身材修長,已是少年模樣,沉穩(wěn)之中帶著幾絲沉穩(wěn),他望著沿路的風景,目光之中流露出了幾分不舍。

      雖然母親常在他耳邊念叨,將來他會是新羅的王,但其實他對新羅并沒有什么太深的印象,反而對長安對大唐有著很深的感情,而且他在大唐還有那么多親人,有那么多朋友。

      想到這里他不由看了一眼對面正在母親懷里牙牙學語的妹妹,心里感到十分的遺憾。

      如果母親生的不是妹妹,而是弟弟,那該有多好,那他就可以將王位讓給弟弟,將來讓弟弟去繼承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