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2章戰機
這封傳到長安的書信是高成親筆寫的,不過他寫信的時候淵太祚就在旁邊看著,因為他既是高成的老師,又是高句麗的宰相,一個標準的權臣模板。
其實在高句麗來使口中得到的最有用的一個消息就是,高句麗的南部大人畢馬惠真,不但是淵太祚的政敵,同樣也是高成的心腹。
和出身順奴部的淵太祚不同,畢馬惠真出身灌奴部,向為王族附屬。
因為平壤城的位置就在高句麗南方,所以畢馬惠真統領的是南部兵權,拱衛平壤,如果唐軍渡江而戰的話,畢馬惠真所部就是他們最主要的敵人。
畢馬惠真所部有多少人馬不好說,高句麗人向來有全民皆兵的習慣,大概上說,畢馬惠真能立即召集起來的人馬有五六萬人,到了戰時數量也許會猛增倍余,甚至更多。
…………
李破又在太極殿中溜達了起來,形勢看起來不錯,今年秋天過江?
平壤城就在江邊,對如今陳兵于江畔的唐軍來說,簡直就是觸手可及,登岸的地方也不是一處,高句麗很難像當年在遼水之畔那樣進行有效的防御。
但這是一個時機的問題。
如今看來,唐軍破平壤不用費多大的功夫,肉已經來到了嘴邊,就看怎么下嘴而已。
就是北邊的突厥人比較討厭,一旦大唐動兵北上,突厥人會不會從鴨綠江南下?
如果真到了那一步,過江的唐軍可就要小心了,突厥人可不興劃江而治那一套,讓他們瞅見了機會,可不會跟你客氣。
到時唐軍會處于一定的劣勢,因為唐軍皆為步卒,沒有戰馬的他們在面對突厥人的進攻時,會處于守勢。
后面是剛剛占領的高句麗國土,必定還有無數高句麗人在反抗,加之是過江而戰,幾乎沒有退路可言……
熟知軍事的他思來想去,覺著還是得等一等。
大唐聚兵在半島之上還需要一些時間,估計在六七月間,李靖就會回軍半島,加上薛萬徹所部的五萬多人,唐軍在半島上會聚集十五萬到二十萬人。
攻滅高句麗應該是足夠了,到時突厥人一旦不知足的驅兵南下,宇文歆,李年,尉遲偕等人就要領兵出塞,去掏阿史那多聞的老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