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北雄為什么不寫了 > 第1766章歸程

      第1766章歸程

          宇文鑊這一枝是北周皇族后裔,其父宇文孝伯是北周武帝宇文邕近臣,和宇文邕同一天出生,一同長大,和親兄弟差不多。

          宇文赟繼位之后,賜死宇文孝伯,那時(shí)宇文歆兄弟還小,于是這一枝家道中落。

          及到李淵入主長安,宇文歆趁機(jī)陳情,為父親翻了桉,其實(shí)就是李淵為拉攏人心,所以選擇了厚待宇文氏族人而已。

          只不過宇文歆兄弟到底比不上人家宇文士及根正苗紅,得不到那樣的寵信重用,只能陪著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齊王李元吉耍樂。

          兩兄弟發(fā)跡還得是投靠了李破之后,因?yàn)槔钇粕磉吶鄙偃瞬?,兄弟兩人升遷起來就沒那么多的障礙,到如今已是一門兩總管,在宇文氏當(dāng)中算是一枝獨(dú)秀了。

          只不過他們兄弟常年在外,長安城中姓宇文的就無法攀附,把他們當(dāng)做宇文氏的主心骨罷了。

          宇文鑊今年年近五旬,也不算年輕了,不過常年在外身居要職,上馬領(lǐng)兵,下馬治民的日子過下來,和其他人一樣,對回去長安任職比較抗拒。

          此次調(diào)任朔方對于他來說有些突然,可跟幕僚,部下們商量之后卻是覺得,此次調(diào)任未嘗不是件好事。

          他在夔州任上已經(jīng)待了一任了,如果不是調(diào)任朔方,那就只能回京述職,如今剛到任沒幾天,總不能讓他卸任回京吧?

          這也是他和兄長宇文歆通信之后得到的結(jié)論,不過宇文歆看事情比他要長遠(yuǎn)一些,告戒他不要想太多,能回京述職的話,就干脆的回去,皇帝不會虧待了你。

          萬勿使用手段,一心在外不歸,以免讓皇帝惱怒,那是得不償失之舉。

          而且他自己任職幽州總管,和其他總管不太一樣,回京之日不定,那么宇文鑊這個(gè)弟弟就不如盡早回京主持族中之事。

          承平時(shí)節(jié)即將到來,他們兄弟若總是在外不歸,回京晚了的話,好位置都被他人占了去,到時(shí)豈不悔之晚矣?

          宇文歆說的有道理嗎?那太有道理了,現(xiàn)在是誰先回去誰占便宜,李破這個(gè)皇帝即便是為了做給旁人看,也不會虧待了這些從龍之臣的。

          等到再過上幾年,怕就不是這個(gè)情況了。

          所以在皇帝面前答對起來,宇文鑊就比較從容。

          皇帝說什么是什么,他自己不用表態(tài),只聽皇帝安排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