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北雄為什么不寫了 > 第1766章歸程

      第1766章歸程

          他年歲到了點上,回京之后可能就再也無法出外任職或者領兵,只能在京中養老,那不是常年在外的他愿意過的日子。

          …………

          回程之上走的就沒有來時那么快,路線上也和來時不太一樣,李破選擇繞了一段路,去看了看西邊的沙漠和戈壁。

          在沙漠邊緣一路南下,風沙比來的時候大的多,遭了不少罪,卻也見到了不同的風景。

          李破可沒有什么治沙之心,他只想瞧瞧這里的狀況,好做到心里有數,大致上就是個體會民間疾苦的過程。

          當皇帝的人,世人所謂榮華富貴對于他來說已是平常之事,久了的話很容易便會忘記一些事情,即便他以前經歷過困苦的生活……

          從榆林到長城這一路上,李破走的都是人跡罕至之處,卷著煙塵到了巖綠城,兩三萬人的隊伍,從上到下都是人困馬乏。

          即使是李破這個皇帝,臉上都被曬的黑紅,肉體上的疲憊卻無法阻擋他的精神愈加旺盛,說到底,他還是年輕,過了四十再這么折騰,估計就有點困難了。

          到了巖綠城,李破下令在此休整五日,大家就都很欣慰,皇帝還是很體恤臣下的。

          當然了,大家心情也很好,此次北巡與突厥再定盟約,結果非常喜人,從突厥人手中拿回了大片的疆土不說,還堅定了突厥人西征之心,順便解決了遼東的問題。

          只這一次會盟,北方數千里的邊境上就最少能取得十年的安寧,能夠兵不血刃的做到這一點,自古以來也沒有先例。

          皇帝自然是英明神武,參與此事的臣下們同樣各個有功,而且這是可以載入史冊的功績,名留青史正是應該。

          …………

          巖綠城外,右翊衛大將軍宇文鑊,兩位羽林郎將,以及門下侍郎杜楚客,散騎常侍褚遂良陪著李破策馬緩行。

          在巖綠城休息了兩天,李破又開始抓緊時間四處轉悠。

          “朔方有兩座軍鎮,都離此不遠,如今專司剿匪等事,之前有人提議在此設幾個折沖府,那會曹司馬掌兵,上書被省中拒絕了。

          臣到任不久,可也知道這里民生多艱,即便巖綠城中,百姓也只數百戶而已,設下折沖府也沒有多少府兵可用。

          不過臣與曹司馬所想不同,正因為百姓生活艱難,設下折沖府倒是能讓百姓得些好處,而且以后這里南來北往的人多了,府兵還是有些用處的。

          邊地之民向來難制,折沖府可以讓他們知道國有明君,人有用處,幾年下來,盡可收取邊地之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