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天謝新書《再世權臣》 > 128 第126章 釘子戶必須拔

      128 第126章 釘子戶必須拔

          護衛得令后,從后方偷偷包抄過去,把那吃燒餅的漢子給套了,七手八腳一頓好打,往王府里拖。

          那漢子在麻袋里嗷嗷叫:“我不是歹人!我是送信的……我是豫王府的人,快放開!”

          麻袋里悶得很,他又被揍得鼻青臉腫,口齒不清,護衛冷笑道:“什么王府的?咱們王府可沒你這號人!居然還敢冒名,這回你是李鬼犯在李逵手里,跑不了了!”

          把麻袋拖進王府后,那漢子被堵住嘴,五花大綁在堂柱上,等待平涼郡王處置。護衛們搜了他的身,兵刃、腰牌、碎銀、信封……雜七雜八扔了一桌。

          護衛長抓起腰牌,翻看上面的刻字,給了對方一肘子,嘲道:“豫王府?你冒充哪個王府的人不行,非要冒充豫王府的?你知道豫王在哪兒?京城,天子腳下,跟籠子里的獅虎一樣被關著呢,哪有力氣管外面的事!他叫你來送信,給誰送?給我們王爺?他知道我們王爺是哪個?笑話!”

          那漢子被打得鼻血直流,唔唔直欲分辨,被堵著嘴說不出來。

          這時朱攸茍搖著一身肥膘進來,聽護衛長說完情況,接過腰牌掂了掂,嘶了一聲:“這腰牌做得還挺逼真,材質和制式都沒錯,莫非是從豫王府里偷的?”

          又拿起信封翻看,火漆上蓋著私人印章,仔細分辨是兩個字:“槿城”。像是人的名字。

          朱攸茍覺得這名字似曾相識,想了又想,突然豁朗:這不是豫王朱栩竟的本名么?!

          先帝的兒子們,起名時都帶了個“槿”。今上登基后,按規矩親王們全都得改名,不得再用這個字,他的父親存王也改了名。民間連朱槿花都改叫“佛桑花”,就是為了避圣諱。

          放眼天下,也只有天子胞弟豫親王,還敢在私下場合使用這個舊名了。

          曾經有人逮著這個小辮子,向皇帝告密,說豫王保留舊名是對圣上的怨望,定有不臣之心。皇帝二話不說,把告密的砍了頭,并撂下一句話:“朕昨日召見豫王時,還叫他‘槿城’,怎么,朕對自己也有怨望不成?今后誰再敢以這些莫須有的罪名,試圖挑撥宗室不合,朕誅他的族!”

          這事兒親王和郡王們都知道,也由此看清了豫王在圣上心目中的地位——只有他才是親弟弟,其他都是假兄弟、假侄子,老老實實蹲在藩地,逢年過節往京城里寫寫祝頌文、拿些賞賜花天酒地就對了,至于其他有的沒的,想都不要想。

          除了宗室與身邊親信,誰會清楚豫王的本名?

          倘若這封信真是豫王寫的,會在火漆印章上使用這個犯諱的名字,也說明收信之人與他關系匪淺。

          朱攸茍這才意識到,他在陰差陽錯之下,可能真把他叔叔的信使給打了——

          他趕忙上前,扯掉信使口中的布團,急問:“信是豫王寫的?寫給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