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北雄李破 > 第840章來人

      第840章來人

          一旦突厥汗國大舉南下,每戰(zhàn)必勝就是大唐必須要做到的事情,一旦戰(zhàn)敗,讓突厥進入到關(guān)西腹地,后果將不堪設(shè)想。

          只是和今年經(jīng)歷的其他戰(zhàn)事相比,此戰(zhàn)在結(jié)果出來之前,并不會被輕易提起,所有的消息都被其他事情所掩蓋,以免引起長安乃至于關(guān)西諸郡人們的恐慌。

          ……………………………………

          就在這樣一個外松內(nèi)緊的時刻,一支長長的隊伍趕在天氣變壞之前緩緩進入了長安城。

          隊伍之中,張公瑾抬頭打量著長安城的城門,沒有東都洛陽的氣派……張公瑾暗自道了一聲。

          這是個三十歲左右的中年男人,身體強壯,精力旺盛,和這年月很多男人一樣,留著短須,一身的官場氣息。

          張公瑾是魏州人,家中世代官宦,只是沒出過什么高官。

          他在王世充部下曾任潁川郡長史,一年多以前,王世充碰死在了潼關(guān)之下,河南各郡的人們都開始自尋出路。

          很多人跟著段達降了竇建德,其余的其實也撐不下去了,沒有糧食,大家也不種糧食的河南終于漸漸絕了生機,僥幸還活著的河南人紛紛逃難而去。

          河南的貴族和官僚們走的更早一些。

          比如說潁川郡太守崔樞就是積極謀求生路的一個,他和襄城郡太守鄭達一道率領(lǐng)屬下親信前來投靠漢王。

          這都是漢人中的大姓豪門子弟,可在王世充治下過的也是艱難無比,王世充一死,頓時作鳥獸散。

          他們本來是想投靠李淵的,漢王對他們并無多少吸引力,可惜漢王派兵封住去往潼關(guān)的道路,兩個崔鄭子孫便勉為其難的向漢王投了誠。

          鄭達膽子比較大,覺著接待他們的漢王部屬并不尊重他們,于是趁夜想跑去潼關(guān)。

          當晚這些人就都被抓了回來,差點掉了腦袋。

          而張公瑾當時就跟隨在崔樞身邊,一道降了漢王。

          其實也不怪鄭達不滿,和他們之前料想的差了太多,就在河邊的漢王根本沒見他們,便命人將他們送回了晉陽安置。

          這是個名門子弟到哪里都會受到熱情接待的年頭,他們也自覺有才能來回報別人,所以受此冷落,崔樞和鄭達都是意氣難平,頗覺漢王有眼無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