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第218章 欲戴皇冠必承
“那么你覺得是什么人的手法?”背后有個聲音驀然響起。
蘇晏嚇一跳,回頭見景隆帝不知何時出了殿,就站在他們身后,連忙見禮。
“臣不過隨口說說,現(xiàn)下也是一頭霧水。”他謹慎地回答。
皇帝又問:“如若不是人為,那就是天意了?”
朱賀霖忽然開了口,決然道:“兒臣并不認為是天意!”
皇帝將目光轉(zhuǎn)而望向他:“哦,太子怎么想?”
蘇晏把手藏在衣袖里,悄悄扯太子的袍角,示意他先打個太極不要表態(tài)。但太子仍繼續(xù)說道:“父皇可還記得,真空教借由童謠,四處傳播謀逆流言之事?兒臣覺得,今日這個柱子與其異曲同工,很可能出自同一人的手筆。”
蘇晏暗嘆,上前一步正欲開口,皇帝對他道:“清河,你先去書房歇著等朕。”
可太子這邊總歸還是有些不放心,他猶豫著想找個借口留下,皇帝的聲音沉了下來:“——蘇少卿。”
蘇晏知道圣意已決,只得拱手道:“臣遵旨。”他深深地看了朱賀霖一眼,步上臺階,進了御書房。
皇帝對太子道:“你繼續(xù)說。”
太子將視線從蘇晏的背影上移回來,說道:“今日之事,始于賑米調(diào)包,當事官員已投井而亡,死無對證,但兒臣覺得還得繼續(xù)查下去。戶部撥的米,經(jīng)過幾道關卡?接手的人分別是誰?哪道關卡可能有疏漏,或是弄出了不尋常的動靜?那名官員有什么背景,平時與哪些人往來?如此逐一追查,定會有所發(fā)現(xiàn)。”
皇帝頷首:“說得不錯,確實有長進了。繼續(xù)。”
“將賑米調(diào)包之人,定然也與這根石柱有關。不然那名官員為何要當眾自盡,為何偏偏選擇投井的死法?仿佛……就是為了用自己的性命引出這根石柱似的。”
皇帝嘆道:“是啊。他為何偏要選擇投井,且明知必死,投井之前又為何要向你磕頭呢?”
朱賀霖愣住。驚惶求饒時,磕頭之舉并不突兀,故而他當時并未留意,如今聽皇帝提起,才依稀想起來。確是如此,那官員既懷死志,又何必磕這個頭?
“他是在表明心志,還是在交代遺言?”皇帝追問。
太子茫然答:“我……我不知道。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