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蘇晏 > 177 第175章 唯情最為動人

      177 第175章 唯情最為動人

          崔狀元得此點化,猶如枯木生花、頑石開竅,先是拜訪了對他的策論十分欣賞的翰林院侍講魏學士,又借由魏學士的門生身份,搭上了吏部尚書李乘風這艘大船,終于得了個通政司參議的舉薦,升為正五品。

          通政司不如翰林院清貴,卻是實權部門,負責內外章疏、臣民密封申訴等事項。

          簡單說來,就是擁有匯總來自地方和在京官員們的奏本,整理后在早朝上統一呈給皇帝的權力。

          這是朝廷政治信息的一個重要中轉站,按后世的話,叫政治信息樞紐中心。

          同樣的,經過內閣議定與皇帝批復的奏本,也由通政司與六科共同公開發抄,供在京各衙門互相傳報。

          并選取其中重要的內容,如皇帝的諭旨、皇家各類消息、官吏的任免、臣僚的章奏等等,制作成邸報發行。也就類似后世的《人民日報》了。

          這些邸報,再經由各地派駐京師的提塘官長,二次抄送,快馬發往各省,進一步傳至府縣,讓所有地方官員都能看到。邸報到了地方,傳抄的人更多,不止是官員,就連鄉紳士子們也都爭著傳閱。

          蘇晏打的就是邸報的主意。

          進了通政司衙門,他長驅直入找到崔錦屏。

          崔錦屏見同年好友來拜訪,大喜,拉著蘇晏泡茶閑聊,又感謝了一番他的提點。

          蘇晏笑瞇瞇問:“崔參議如魚得水乎?”

          崔錦屏從來不惜鋒芒,就實答:“憾池子仍然太小,不足以‘龍躍金鱗終有時’。”

          這是他在恩榮宴上做的詩。

          另外兩位作詩的榜眼與探花,都一詩成讖。

          一個“獨倚危樓最上重”——在東苑的高樓上遭人刺傷,摔死了。

          一個“冷月千江照影空”——被刑部定性為畏罪自盡,空來人世一場。

          崔錦屏唏噓的同時,不免生出了點匪夷的念頭,覺得自己也能一詩成讖。

          由此看來,人活著就得有鴻鵠之志,奮翅鼓翼,小家與清高之態均不足取——他這么想著,也這么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