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議戰(zhàn)(二)
到了那時,希望已經(jīng)平了竇建德,蕭銑之輩,內(nèi)亂即平,外敵也就凸顯了出來。
西北諸族,吐蕃,北邊的突厥,東北的高句麗,南邊還有百越族類,全都是大唐潛在的敵人,唉,環(huán)境還真是惡劣啊。
又和溫彥博說笑了幾句,手指敲擊著桌案終于說起了正事。
“今年的事情都準(zhǔn)備的差不多了,依次施行即可,吏部的人事你要盯緊一些,皇莆尚書性情耿直,為官清廉,這都是他的長處,可為國選才,不能守殘抱缺,要曉得人無完人,取其長避其短的道理。”
溫彥博連連點(diǎn)頭,皇莆無逸是他舉薦的,自然要負(fù)有責(zé)任,而且皇莆無逸的行事做派,未必得皇帝心意,這是有所預(yù)料的事情。
皇帝用人看似隨心所欲,實則眼光精道,慮有長遠(yuǎn),往往會于平常處顯神奇,比如說那遠(yuǎn)在姑臧的涼州總管范文進(jìn),他怎么都想不通,皇帝當(dāng)年是如何在眾人當(dāng)中選中的此人。
當(dāng)時看那人也只平平常常,可去到西北就掀起了滔天風(fēng)浪,溫彥博自問也沒那么大的本事。
再就是云定興,那樣一個憊懶之人,受眾人唾棄,可皇帝不但用了他,還用的很好,其人在工部尚書位上,還真就挑不出太多的毛病,更在大軍渡河時立下殊功。
皇帝的用人之道,與皇莆無逸信守的那些條條框框大不一樣,皇莆無逸自然難以讓皇帝滿意。
“皇莆仁儉既然難稱其職,不如另調(diào)他位,再選賢能之人任之,豈不是好?”
溫彥博想來想去,他一個尚書右仆射政務(wù)堆積如山,還要看顧吏部諸事,不如干脆將皇莆無逸給換了,順便也能免了他舉薦失措的后患。
你瞧瞧,溫彥博也非完人,做事難免有其私心的。
李破擺了擺手笑道:“讓你盯著一些,可不是說皇莆尚書有何過錯,如今朝局還不算穩(wěn)當(dāng),應(yīng)該重用像皇莆尚書一般廉能為忠的臣子,可正朝綱,亦可安人心。
你看朕什么時候以個人喜好來用人了?”
溫彥博一下就后悔了,緊著低下頭用手揪了幾下胡子,來緩解自己的尷尬,他剛才說的話是真多余,枉做小人不說,還一下被皇帝撈住了尾巴,并狠狠拽了一下。
對溫彥博,李破有著極大的耐心和寬容,稍稍教訓(xùn)了一句便換了話題,“和往年一樣,今年戰(zhàn)事在即,尚書省要知道孰輕孰重,除了耕種之事外,兵部乃重中之重,其余能緩的就緩一緩。
朕有預(yù)感,今年一戰(zhàn)過后,明年局面將大有不同……封倫前些時跟我說,天下疲敝盡顯,一兩年之內(nèi)或可掃平諸侯,還天下人一個清凈,我盡管不太相信,可今年各處傳來之消息……”
說到這里,他搖頭失笑一聲,一種天命在我的感覺縈繞心頭久久不散,可他卻是一個堅定的無神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