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第131章 那小子這小子
“……其七,整頓各邊衛所軍紀,稽考操騎官員。”
“……其八,整飭靈州鹽課,降低鹽價,專款入庫,嚴打走私。”
整整八條方案,涉及吏、兵、戶、工四部,涵蓋了馬政改革的方方面面,將沉積已久的弊病逐一對癥下藥。哪怕是在閱盡千帆的兩朝老臣、吏部尚書李乘風的眼中,也算是難得的兼具了大局觀與可實施性的良政。
他幾乎可以預見到,這個架子一旦搭起來,走上正軌,即使沒有蘇晏的親力親為,只要接任的馬政官員按照這個模式堅持運行下去,我朝戰馬儲備量將達到新的高峰。山西、遼東等各地照例改革,那么不出十年,官牧戰馬足夠裝備五十萬騎兵大軍。
國之大利啊!
“這小子……”李乘風拈須感慨,“這小子……”
諢號“稀泥閣老”的謝時燕也忍不住捧場:“怎么‘千里駒’盡是你李閣老的門生?”
李乘風目有得色,板臉道:“胡扯,老夫可沒有教過這么狡獪的學生。”
謝時燕笑道:“他是卓祭酒的學生,可不就是李閣老的徒孫么?你這分明是炫耀,炫耀,哈哈哈。”
另外兩名次輔焦陽與王千禾心里很是不爽,但對此也無話可說,只能在背后酸溜溜說:“此子愛突發奇想,不循正道,總有一天要翻船,走著瞧。”
他們與首輔李乘風本就是兩個文官派系,且在天工院創辦一事上,已經看這新進太快的小子很不順眼,加上又得知太后因為衛氏之故對蘇晏恨意難平,自然傾向性很是明顯。
只礙著皇帝的明確表態支持,不好多潑冷水。二人心想把蘇晏這小子外放個十年八載,人走茶涼,哪怕再回朝,也沒他的立足之地了。
遠在千里的蘇晏,不知內閣四位大學生對他的態度涇渭分明,眼瞅著任務進展順利,這入冬后一天天的天寒地凍風冷,不行,老子不遭這個野罪,要向皇爺申請回京過年。
申請報告還沒打,瓦剌那邊就出事了。
『如果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