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生變
信上字鳳骨龍鉤意興橫飛不說,難得遣詞造句,既見功底,又見風采,但又并不騈四儷六地掉文,毫無酸腐氣息,還有幾分小親切小俏皮。短短幾句致歉書,能寫成這般模樣,便是鐵慈閱遍春闈華章,也覺得才華不凡。
有才華又有品格的人,總是讓人心生好感。
鐵慈目光落在落款,落款十分別致,是鳴泉書院的紋章模樣,昨晚她也是通過那些人的衣袖紋章認出他們的身份的,但細看卻有不同,仔細看那流水圖樣原是一個篆體的楚和白的拼接,十分的別致。
鳴泉書院那對這兩年漸漸聲名鵲起的雙胞胎,好像一個叫楚行白,一個叫白行楚。一個隨父姓,一個隨母姓。
大乾的優秀人才,總會在鐵慈這里做個匯總,但最終能否真正讓皇太女記住,則要看各人的造化。
鐵慈本就詫異那些人如何就息事寧人了,原來還有這對才子雙胞胎的作用。
她將信收了,想著容溥私下給她來的信。容溥在信中和她說了,這次三院論文,明面上提出的彩頭就是在大比中成績優異者,將直入御書房行走,為陛下近侍之臣,秉筆詔書,參贊中樞。
這相當于皇帝征辟,一步登天。歷來是名士宿儒才有的待遇,年輕人以才華動世,一朝選在君王側,直入中樞,未來前程,不可限量。
說是給陛下選近臣,其實也就是給她選未來的青年中堅臣子嫡系。為下一步廢除司禮監批紅權做準備。
科舉是士子進身的正途,但其間利益牽扯派系紛雜,難以篩選。相比之下,書院的學生,尚未接觸險惡盛都官場,還能單純些。
所以她需要親自來看看。
之后繼續行路,進入青陽山時,鐵慈和慕容翊還特地繞路,去了靈泉村。
以為能看見故人,到頭來人去屋空。
東德子那一家子,孫娘子,阿黑,釣魚的明翁……那些短暫養傷時光里認識的人,都不見了。
鐵慈看著空蕩蕩的村子,神色有些沉重。
當初在靈泉村,她自覺是呆出了幾分香火情,之后也曾想過招攬,但是世外高人,明擺著不愿參合人間事,也就罷了。
在她看來,這么一處強大的力量,只要不是她的敵人,倒也未必需要趕盡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