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利弊

          先開口說話的人有點讓人意外,是岑文本,岑文本如今暫居給事中,是門下省中隨侍于皇帝身畔的官職。

          看的其實就是岑文本才思敏捷,筆記華麗,在李破身旁可以隨時給他修飾政令辭藻,比楊續(xù)好用的多。

          中書那邊的中書舍人是個叫顏師古的,在長安名氣不小,李破也見了一次,人還可以,三四十歲年紀,長的也不差,用當世的話來講,就是形容俊偉,舉止有度。

          在中書舍人位置上,注定是有學(xué)識之人,只是接觸時間太短,還看不出什么,若非觀感不差,應(yīng)該是由岑文本代之才對,畢竟這人之前很受李淵賞識,經(jīng)常參加什么百獸宴。

          這也正是如今長安城里的現(xiàn)狀,很多人都是李淵任命的,想要逐一取代根本不可能,只能慢慢來。

          其中出那么一個兩個腦子不太好使,想為舊主做點什么的人,也很正常不是嗎?

          岑文本聲音清亮,說起話來總是慢條斯理,很有邏輯性,風(fēng)格上其實和陳孝意越來越像了,他在晉陽得陳孝意賞識,據(jù)說待之如父師。

          “既然大王其意已決,臣不敢相阻,只是其間利弊,臣卻要向大王說個明白,此正臣之責也,望大王允準。”

          李破點頭道:“有商有量,才可成事,你說。”

          岑文本站起身,躬身一禮,暗自咽了口唾沫,這應(yīng)該是他歸順漢王以來,最重要的一次問對了,而且事關(guān)社稷基業(yè),他可不能說錯什么。

          “國號,國之表也,帝之大姓也,其規(guī)未定,可秦漢魏晉,皆有先例可循。

          今大王欲以唐為號,在微臣看來,有利有弊。

          利者,大王之前言之鑿鑿,有理有據(jù),傳之于眾人之耳,必有天命之說現(xiàn)世,雖兩唐相繼唐相繼,也可自圓其說,只需大王施以仁政,廣聚人心,日久必以大王所立為正朔。

          啊,臣說的有些小了,異日臣等隨大王堪平四海,鼎定九州之時,又有誰會再提起為政數(shù)載之唐王李淵?

          再者,大王既擎日月星辰之旗幟,又得唐之號,也正有接引前代,繼往開來之勢……”

          聽到這里,溫彥博等人都稍稍松了口氣,盡都暗道,岑景仁思慮敏捷,條理清晰,口才更是了得,說的話也頗有道理,這么看來,以唐為號倒也不算胡鬧。

          其實吧,這道理誰都懂,只是被漢王殿下突襲了一下,倉促之間,誰也想不太清楚,再加上李破一直在那嘮嘮叨叨,更擾亂了他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