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北雄李破的真實身份 > 第1373章技術(shù)

      第1373章技術(shù)

          中原王朝一個很不好的習(xí)慣就是,許多技術(shù)都是在民間發(fā)明,并取得普及,朝廷卻是坐享其成。

          高興了推廣一下,不高興就任由其自行發(fā)展,美其名曰,道法自然。

          前面的王朝還好些,到了后來兩個王朝,干脆就死命的堵住技術(shù)革新之路,連坐享其成都不愿意干了,很是讓人糟心。

          李破自然不同,打天下的時候顧不上這些,手中資源也不夠看,如今就不一樣了,比如說匠作監(jiān)的人員從他登基之后開始,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猛增了十倍有余。

          這還不算太常寺,少府招攬的工匠,大夫等各色人等,工匠的地位眼瞅著便在急速的上升。

          本來在前隋年間,工匠地位便很牢固,不然也不會出現(xiàn)諸如宇文愷,何稠之類的建造大家。

          ; 如今以眼光比較長遠(yuǎn)的人來看,大唐必將更勝一籌,誰讓大唐的開國之君如此的重視諸般工藝呢。

          其實如今效果還未怎顯現(xiàn),畢竟掃平諸侯才沒幾年。

          可只要這么做下去,必定會形成一種風(fēng)氣,就像此時臣民盡都尚武一般,工匠既然受官府重視,那么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投身于此。

          風(fēng)氣漸漸形成之后,也就沒什么人再會說奇技淫巧,不值一提了。

          …………

          而因為有著朝廷支持,不計成本的投入,今年將作監(jiān)那邊便已有了些進(jìn)展。

          竇師綸上書表奏,南方出現(xiàn)的一種竹紙好像還不錯,實物由福建道那邊送了過來,川南道也有所發(fā)現(xiàn)。

          說起來也是可笑,閩南地區(qū)的人們以竹漿造紙,開始時可不是讓人書寫用的,而是那邊用這個代替了帛布,敬奉鬼神。

          簡單來說就是燒紙錢,那邊的人生活比較困苦,鬼神也多,于是便想著法子降低成本,便出現(xiàn)了火紙,也就是竹紙。

          李破聽聞此事也是哭笑不得,人們?nèi)罕姷膭?chuàng)造力果然是無窮無盡,什么事都能干的出來。

          而他們口中的火紙出現(xiàn)已久,甚至已無法考證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