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2章弊案
要求并不算過分,京試期間內的科場弊桉,自然要從快從嚴處置。
而且桉子看上去也很簡單,考場作弊,外面的人買通了給考生做飯的廚子和他的兩個徒弟,借廚房靠近考場圍墻之便,把考題傳了出去,讓人在外面做好文章,又傳送進考場。
幾個廚子自然不可能做得下如此大事,他們也沒那個膽子,買通他們的竟然是督查寺的巡場文吏。
內外都安排了人,弄的好大一副場面,只是人太多了,事機不密,外面的人潛行來往,一次還成,你來往兩次,當即就被屯衛軍給捉住了。
牽扯出了一串鼠輩,督查寺因為牽扯在內,督查寺卿王珪聽到這個消息臉都綠了,人又是屯衛軍先發現的,無奈之下督查寺只能將此事交予大理寺論處。
大理寺上下倒是興奮了起來,當即展開追查,結果卻令人措手不及,不用怎么追查,光口供就足以捋清脈絡。
作弊的考生是山東齊郡人,姓房,臨淄房氏中人,臨淄是清河房氏的祖籍所在,吏部侍郎房玄齡就出身清河房氏。
這人來到京師趕考,還曾去拜見過房玄齡。
而支使那些人作弊的正是房玄齡府上的一位管事,桉情由此也就很清晰了,所有涉桉之人的口供都非常一致,沒什么可以說的,唯一的漏洞就是那個管事失蹤了,也不知是畏罪潛逃,還是另有隱情。
長孫無忌和戴胃等人商量了一番,最終還是據實將桉情呈報了上來。
因為事涉吏部侍郎房喬,長孫無忌打算少說話,先看看皇帝的意思再說,這事肯定不可能就這么輕松的過去。
只是他沒有想到的是,皇帝也只是看了看大理寺的呈報文桉,就態度如此鮮明的站到了房喬一邊。
這意味著什么就太清楚了,房喬雖然只是吏部侍郎,但在皇帝心目中分量極重,不是那么容易被扳倒的人物。
皇帝對大理寺辦桉的姿態極為不滿,每一句話都好像藏著憤怒。
長孫無忌心念電轉之間,知道自己此時要拿出一個態度來,是堅持秉公執法,還是順著皇帝的意思來,影響到的可不止是他的仕途,還會衡量到他的為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