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后,決賽如期而至。 這一次的參賽人員只是十個,倒是沒有初賽和復試那般熱鬧。 場上的十個人,也并沒有那種劍拔弩張的氣氛,反而像是場學術交流會。 因為在場的所有人,都已經獲得了電生理培訓班的名額。 今后,大家都是同個培訓班的學員。 趁這個機會,陸晨也認識很多優秀的電生理人材。 最特別的便是京都大學醫學院的于偉光。 于偉光整個人相當的高冷,不過有人找他說話,他還是能說個一兩句。 他完全就是大家想象中的那種學霸,不對,那種學神級別的人物。 大家對于陸晨這個研究生,也沒有多的排擠。 雖然陸晨是個學生,但是能夠走到如今這一步,已經是有事實證明了! 不過,大家對于陸晨的學習精力很好奇。 陸晨便打著哈哈,都敷衍了過去。 畢竟,把系統說出來,大家也不信啊! …… 上午九點,決賽開始。 這次的決賽規則,比初賽和復賽都簡單。 只是單純的考核電生理介入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