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從亮劍開始當老師為什么不寫了 > 第247章 你來了,他走了

      第247章 你來了,他走了

          陳瀟終于再次清醒,興致很高:“哦!著名的《樹葉訓令》終于出現了嗎?”

          1942年春,抗日戰爭進入了最艱難的時期。

          日軍為了把華北變為其發動的“大東亞圣戰”的供給基地,自1941年秋季開始,先后出動7萬兵力,對根據地進行了殘酷的“掃蕩”。

          而且,福無雙至,禍不單行,華北,華中很多地區發生了旱災,致使冀中平原和整個晉察冀抗日根據地赤地千里,邊區軍民收成銳減,不僅老百姓沒有糧吃,軍隊自己的給養也成問題。

          為了渡過春荒,八路軍戰士們每天出去采樹葉,一棵大樹上的樹葉夠一個排的人吃上一天。

          都沒有糧食吃,八路軍戰士要吃飯,老百姓也要吃飯。

          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聶司令員擔心部隊的伙食單位如果把村莊附近的樹葉都給采摘了,老百姓只能餓肚子。

          所以他就下了一道后來很出名的《樹葉訓令》,命令部隊的伙食單位不能在村莊周圍15里以內采摘樹葉,要求要到無人區采摘,不能與民爭食。

          趙剛點頭,對于陳瀟有時候奇怪的話語,他已經是見怪不怪。

          畢竟病人嘛!

          “把魏和尚派出去,讓他摸查一下二戰區長官部管轄區下面的老百姓,如果他們確實把老百姓剩下的存糧都榨干了,那就把老百姓遷過來!

          我們學校往西,這一片地方,往太行山脈方向,都可以開荒種土豆,他們不要老百姓,我們要!”

          趙剛有點遲疑的說:“可能他們不會放人!”

          畢竟有百姓種地才有糧征,沒有老百姓他們去哪征糧?

          “不放人,我就讓和尚去摸了他閻老西的老巢,我能打8, 9km的九四式七五毫米山炮拆開11個部件,能背著跑!”

          說著,陳瀟又問:“河南方面調查清楚了嗎?饑荒情況怎么樣?”

          一問到這個,趙剛憂心忡忡的回答:“經過調查,情況不是很樂觀,河南幾乎全境,已經連續兩三年蝗災了。

          三七年的時候,黃河花園口決堤泛濫后,淹沒了河南、安徽、江蘇三省所屬 44縣,死了八,九十萬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