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北雄李破原型 > 第1588章私宴(二)

      第1588章私宴(二)

      果然,飲了兩杯的溫彥博和蕭禹,笑容都變得真實了起來,顯然明白這是對了皇帝心意了。

      算不得什么功勞,但能讓皇帝滿意,做臣下的很多時候求的不就是如此嗎?

      君臣一邊吃菜一邊飲酒,又天南海北的閑扯了起來。

      蕭禹酒量淺,不多時便已面紅耳赤,“倭國已滅,陛下名之為扶桑,百濟,高句麗也為大唐所除,陛下命之為朝鮮。

      往南還有琉球,不如陛下也給換個名字,不久亦為唐土焉?”

      溫彥博樂了,“琉球無甚特異之處,遣一使者前往,琉球定然惶惶而拜,大軍出海也有兩三年了,臣覺得該是歇一歇的時候了。”

      又來跟俺作對,蕭禹心里怒哼一聲,想要跟溫彥博再較量一番,可想想對方說的話,卻又不得不承認,溫彥博說的很有道理。

      大唐立國六載,就打了六年,尤其是東海戰事,開始的時候,朝中反對聲可不在小,所以只是派了數萬兵馬。

      就是這數萬人在吳王杜伏威率領之下,一戰便擊破了倭國和百濟的水軍,順勢登岸,連戰連捷,直入百濟王城。

      滅掉了百濟的同時,也平息了朝中的反對聲音。

      而到了第二年,動員的兵卒便劇增到了十萬人,由大都督李靖率軍出海,征討倭國。

      待到征伐高句麗的時候,出征大軍的人數已是去到了二十萬人,再加上從倭國,百濟,新羅征調的從屬人馬。

      水陸人馬足足三十多萬人陳兵于半島之上。

      所以朝中就有人說,攻滅高句麗之戰,其實是打了有三年之久,很多人都很贊同這個說法。

      他們認為從吳王杜伏威率軍出海的那一刻起,攻滅高句麗的戰事就已經開始了,之后大戰近十數,小戰數十次,才敉平東海,整個算下來,也就構成了大唐的東海戰略。

      …………

      仗打了三年,可以說是糜耗無數,大軍至今未曾班師,再去打琉球,蕭禹覺得自己應該是喝多了,才會張嘴就亂說。

      也許皇帝也喝多了,只見他欣慰的瞅著兩個臣下,點頭道:“是該歇歇了,海外風大浪急,以前歷代也不是不想出海,但多數為風浪所阻,眼見得不償失,大家也就歇了出海之心。

      也許合該我大唐國運昌隆,出海至今,船隊從未遇險,和那些島上的倭人,百濟人,高句麗人征戰,都屬勞師襲遠。

      天時地利人和,皆不在我,卻每戰必勝,除了軍略定的好,軍前將領指揮得當,將士奮勇等等之外,也只能說是邀天之幸了。”由于各種問題地址更改為請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